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天津美租界现在在哪 二十年代天津法租界,今日的商业中心

火烧 2022-05-30 06:57:06 1061
二十年代天津法租界,今日的商业中心 【天津法租界菜市场】第一代法国菜市拆除后,原址建了法国公议局大楼。法国菜市在马家口新建;成为后来的长春道菜市场。法国菜市位置四通八达,长春道,兴安路,大沽路,杨福荫
天津美租界现在在哪 二十年代天津法租界,今日的商业中心

二十年代天津法租界,今日的商业中心  

【天津法租界菜市场】第一代法国菜市拆除后,原址建了法国公议局大楼。法国菜市在马家口新建;成为后来的长春道菜市场。法国菜市位置四通八达,长春道,兴安路,大沽路,杨福荫路环绕周边。法国菜市是现代化封闭市场。租界时期各租界当局,为了环境卫生需要,建了不少封闭式市场。现在此地为恒隆广场。 【天津法租界公园】中心公园,原名法国公园,位于原法租界核心区。二十年代初建成,原有人物塑像及圣女贞德铜像(被日本人拆除),周围有铁栅栏围墙,五座大门。中心设一座法国式八角凉亭,各个角以双圆柱支撑,上为小筒瓦八角坡顶。抗战胜利后,在原铜像基础上修建了一座「 ”抗战阵亡将士碑”(五十年代拆除)。 【天津法租界公议局】法国菜市搬到长春道菜市场位置后,第一代法国菜市原址,在几年后盖起了法国公议局(承德道老图书馆)。抗战胜利后,天津日军受降仪式在原法国公议局(当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司令部)大楼门前举行,第十战区受降代表施奎龄、美军司令骆基少将、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内田银之助参加了受降仪式。 【天津法租界圣路易路】天津英、法租界的分界线,法租界命名为圣路易路,英租界命名为宝士徒道,就是今天的营口道。1945年,天津市光复后,圣路易路、宝士徒道改称营口道。营口道沿途建有原天津海关旧址、紫竹林圣路易堂、崇德堂、田中玉旧居等建筑。 【天津法租界梅大夫路】辽宁路原来跨天津法租界和天津日租界 2个租界。天津法租界部分分为两个部分:从圣路易路(Rue Saint Louis)(今营口道)到霞飞路(Rue Cours Joffre)(今花园路)原名为李泽河路(Rue de L'yser),从霞飞路(Rue Cours Joffre)(今花园路)到天津日租界的秋山街(今锦州道)段原名为梅大夫路(Rue Mesny)。 【天津法租界南部】1861年6月2日,清廷与法国签定租界地条款,在英租界北邻确定了法国租界位置,但比英租界更靠近天津老城,面积为四百三十九亩。 【天津法租界北部】不过,此时租界地区并不兴盛,少数外商主要居住在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天津英租界内仅建造了少量房屋;法租界内基本没有法国机构,只有个供英美侨民使用的合众会堂。 【天津法租界水业公司办公楼.】法国侨民的主要活动在望海楼天主堂,(法国)领事馆设在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天津教案(1870年)后,侨民纷纷移居租界;英租界开始开发经营。由于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等原因,1880年代,法租界才着手市政建设。 【天津法租界市立邮政局】海河航道在1900年后得到疏浚,各国租界中的沼泽逐渐填平,法租界的商业日趋繁盛。民国初期,法租界更是兴建了很多欧式建筑。壬子兵变(1912年)后,天津商业大批迁至法、日租界。 【天津法租界中央警察局办公室】天津法租界的区域规划,体现了欧洲古典主义风格,以街心公园、轴线为重点。其轴线控制的主要街道是营口道、赤峰道、滨江道,这里至今仍是天津市的商业中心。【天津老照片,1920年代。摄影资料:法国外交部档案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