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与刘姓谁更牛 刘姓氏历史
刘姓氏历史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每个人拥有的就是姓氏,所以我对刘姓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1.通过上网浏览和查阅书籍这些方式获得的信息。2.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作出的结论。三、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的整理1、刘姓的来源:(1)以邑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
以邑为氏》所载,传说为上古陶唐氏之后,居于刘(在今河北省唐县)后裔因以为氏。2.出自姬姓。
以邑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子孙亦为刘氏。
3.是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四、结论据《史记》所载,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女嫁匈奴单于冒顿为妻。
当时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冒顿子孙遂姓刘氏。刘汉王朝赐姓。
据《汉书》所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西都关中之策,高祖赐其姓刘氏。遂改作刘敬,又项羽之伯父项伯缠,在鸿门宴保护刘邦有功,赐项伯家族姓刘氏。

刘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刘姓在当代中国为第4姓,占5.38%,总人口大约在6千5百万。
刘姓的历史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刘姓氏的起源
姓氏来源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
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 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 为姓,相传姓刘。
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
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 ,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 南刘氏。 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
据史书记载:一、汉 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 依照匈奴的习俗 ,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
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 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 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
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 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 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 彭城国,治所在彭城。
此支刘氏 是汉高祖的后代。 2 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
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
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 4 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
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 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 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
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 中山靖王刘胜。 6 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
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 文所开基。 7 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
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 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
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西汉 长沙定王刘发。 9 东平郡:汉晋置郡,治所在无盐。
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 ,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 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 所开基。
11 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
12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 氏。
13 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 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 苍之后。
15 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 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 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
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 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
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 定王刘发。 18 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
此支刘姓,其开基始 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 1 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 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 郡望堂号的正宗。
2 豢龙堂:夏相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 藜照堂: 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 老翁穿着黄衣,拿者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 给刘向。
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 特来看他。 刘向一生著述很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敏捷了。
。
(1)据材料“楚汉战争时,为打败项羽,刘邦…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让他们到各地去建立王国,历史上称为‘同姓王’”可知,当初刘邦分封“同姓王”的目的是依靠血缘和亲情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2)据材料“刘邦去世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势力日益膨胀,他们‘不听天子诏’,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景帝时,吴王刘濞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率领七国叛汉.这次叛乱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它足以暴露出王国问题的严重性.王国问题是关系到西汉生死存亡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它延续时间长,威胁性大,削弱了中央集权,影响了团结和稳定”可知,王国势力膨胀,不听从中央,甚至出现武力对抗中央的七国之乱,削弱了中央集权,威胁到中央.(3)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了“推恩令”,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又采取了有力措施,取消了一些王侯的资格.(4)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钱币和经营盐铁的措施,为实现思想“大一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排斥了其他各家学说.故答案为:(1)依靠血缘和亲情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2)王国势力膨胀,不听从中央;甚至出现武力对抗中央的七国之乱.(3)颁布了“推恩令”,又采取了有力措施,取消了一些王侯的资格.(4)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钱币和经营盐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姓刘的历史名人-请列举出十位中国历史中刘姓名人
(一)主要人物 1西汉开国第一帝——刘邦 2纵酒任达的刘伶 3刘琨雄豪冠当时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唐大诗人刘禹锡 5刘海戏金蟾——民间传说中的小刘海蟾 6支山犹向画中寻——画僧髡玩世不恭 7海上小说家刘鹗 (二)次要人物 1.仁交刘皇叔——蜀帝刘备 2.田舍郎出身的宋武帝刘裕 3.一门七十士均擅文的刘氏兄弟 4.史学大家刘知已 5.理财名臣刘晏 6.“五言长城”刘长聊 7.南宋四大画家之一——刘松年 8.高尚先生刘宗素 9.智囊刘伯温 10.清代书法家刘塘 11.新文化运动先驱——刘半农 12.单眼元帅刘伯承 13.艺术大师刘海粟。
姓刘的历史
刘氏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支:一、出自祁姓,为帝尧陶唐氏之后。
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
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二、出自姬姓,为周王室的后裔。
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 ,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三、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
据史书记载:1、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这部分宗室女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
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2、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
3、北魏时,原匈奴中部帅刘猛的后裔刘路孤率独孤氏部落归附鲜卑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复姓独孤氏一部分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八大贵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姓刘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
gcdzg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gcdzg。
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 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
3、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 而后进取益州。
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4、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5、lq lq(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md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lq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了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姓。
姓刘的历史名人
刘氏历史名人 刘邦:即汉高祖,沛县人。
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与项羽展开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之后得胜,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启 (公元前188~前141)字开,是汉文帝的长子。在位时称汉景帝,采用窦皇后的黄老治术,实行无为政治,节俭爱民。
后因采用晁错的主张,削夺诸侯王封地,引起七国之乱,幸赖太尉周亚夫平定,自此中央权力巩固,诸王毫无实力。在位十六年崩。
刘彻(前156一前87),即汉武帝。西汉武帝。
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
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将汉朝推向全盛时期。能诗善赋,原有文集两卷,亡佚。
刘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公元22年在春陵起兵,加入绿林军,以恢复汉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打败赤眉起义军。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
后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刘备: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
东汉末年曾投kao曹cao、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
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cao于赤壁,节节胜利。公园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
其父子两代称王达43年。 刘伶: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建威将军。
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过:太和人,南朝著名词人、诗人。
刘禹锡: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哲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
著作有《天论》等。 刘松年: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墉:今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与当时的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齐名。参考资料:://zhidao.baidu/question/2692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