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独臂刀王贺炳炎:一位唯一敢跟ph对骂的开国上将

火烧 2021-06-09 01:04:04 1056
独臂刀王贺炳炎:一位唯一敢跟 h对骂的开国上将 开国将帅中,以“刀”闻名的名将不少,前有许世友,后有秦基伟,但还有一位上将,比他们俩更有名,即“独臂刀王”贺炳炎。贺炳炎是湖北松滋人,幼年曾在武当门下学
独臂刀王贺炳炎:一位唯一敢跟ph对骂的开国上将

独臂刀王贺炳炎:一位唯一敢跟ph对骂的开国上将  

开国将帅中,以“刀”闻名的名将不少,前有许世友,后有秦基伟,但还有一位上将,比他们俩更有名,即“独臂刀王”贺炳炎。贺炳炎是湖北松滋人,幼年曾在武当门下学习凌霄剑法,但因感觉剑太阴柔,跟自己的性格不符,便改学刀法。这一改,改出了一位震惊天下的“独臂刀王”。贺炳炎不光对剑不感兴趣,连枪也不感兴趣,曾不在乎地说:“敌人的子弹没劲,打到身上软塌塌的,没什么了不起。”“大刀是最便当、最令敌胆寒的兵器,三国时期的关云长能过五关斩六将,就是靠那把青龙偃月刀!”>>贺炳炎与夫人因此,贺炳炎从参军开始就拿着一把大刀,从小兵当到班长、连长、团长、师长,换了多少武器,但大刀却从不离身。有一次,战斗结束后,贺龙派他去传令撤退。传完令后,贺炳炎一人一马往回走,却突然碰上了几十个溃散的敌军。贺炳炎毫不畏惧,高声叫道:“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这几十个敌军刚打败仗,手里的子弹都打完了,但见贺炳炎只有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孩子,就想过来活捉他。贺炳炎见状,举起大刀就冲了过来,手起刀落,将领头的军官一刀斩于马下。又回来一个冲锋,又有两个敌人命丧当场。其余的敌军见状,都吓得跪在地上求饶。>贺龙与贺炳炎就这样,贺炳炎单枪匹马俘虏了几十个敌军,被贺龙通报全军表扬。还有一次,贺炳炎率领骑兵大队趁敌方大军外出,闯入城中,缴获了不少物资。等回来后,却发现不见了司务长。此时,敌方大军已返回城中,如果回去找,肯定将陷入重围。贺炳炎让骑兵大队都原地不动,自己单枪匹马又闯入城中,找到司务长后,将他一把提上马,挥舞着大刀杀出一条血路,无人敢挡。1933年时,贺炳炎被肃反派打成“改组派”成员,开除党籍。一天,“肃反”队员将贺炳炎五花大绑,准备交到行刑处。这时,前方传来消息:敌人来势汹汹,我军抵挡不住,师长要求先借贺炳炎一用,等敌人打退之后再送还!贺炳炎被松绑后,要回自己的大刀,率领敢死队员冲上前线,几个回合下来,敌军溃退。贺龙得知后,将主持肃反的夏曦叫来,大声问:“贺炳炎要是反革命,他打仗能这么拼命吗?”夏曦无言以对,只得将贺炳炎放回。>1935年11月,在攻打瓦屋塘的战斗中,贺炳炎的右臂被炮弹弹片击中,血肉模糊。回到阵地后,军医一检查,发现右臂的骨头全都打碎了,只能截肢。但当时医疗条件太差,没有麻药,没有消毒水,甚至连截肢的手术锯都没有,怎么办?贺龙看着昏迷不醒的爱将,咬了咬牙,说:“用锯木头的锯子!”于是,军医找来一把已经生锈的锯子,用煮沸的盐水消了消毒,又叫来好几个力气大的警卫,将贺炳炎紧紧地按住。>>刚割了几下,贺炳炎就疼醒了,看了看大家,立刻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大家正想安慰他,却听他对几个警卫说:“都靠边!”又对军医说:“大胆锯,我都不怕,你怕什么!”说完,要来一条毛巾,塞在嘴里。手术整整用了2小时16分钟!贺炳炎浑身早已被冷汗湿透,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当手术结束后,嘴里的毛巾已经变成了碎片。当贺炳炎第一次见到md时,激动地举起左手向md敬礼,md连忙把他的手放下来,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嘛!今后你就免掉这份礼吧!”从此,贺炳炎成为我军唯一一位特批不用敬礼的将军。如此硬汉、铁汉,自然性格也极为暴烈。据廖汉生将军回忆,1947年黄龙战役中,贺炳炎负责攻打耙子山阵地,因敌人火力太猛,打了好久也没打下来。这时,ph打来电话,质问贺炳炎:“为什么还没有打下来?”众所周知,彭老总性格暴躁,尤其在战场上,骂人都是家常便饭,没有人敢顶半个不字,但贺炳炎敢。当时贺炳炎正在气头上,一听彭老总的电话,也火了,大声说:“部队伤亡大,有困难!”就这样,两个性格火爆的人在电话里对骂起来,最后贺炳炎气得把电话都摔了。好在彭老总虽然脾气火爆,但从不背地整人,贺炳炎也没有受到处分。>1960年7月1日,贺将军在成都因病不治,与世长辞,年仅47岁,是开国上将中去世最早的。追悼会时,二十万军民自发来为贺将军送行,追悼会开到一半时,突然天降大雨,但没有一个人离开。贺炳炎是著名的独臂将军,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933年5月到1935年6月这两年时间里,他蒙冤被捕,五下五上,历经坎坷,但他忍辱负重,对革命忠贞不贰,只要党一声召唤,他就挺身而出,甘当“补缺官”,哪里困难就冲向哪里。补缺十九团团长>>1933年春,执行“左”倾路线的中央代表,在湘鄂西大搞“肃反”扩大化,一批批党员、干部被当作“改组派”“肃”掉了。所谓“改组派”即“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是国民党内汪精卫派系向蒋介石争权夺利的一个小团体,已于1931年解散。时任红3军7师19团团长的贺炳炎,尽管连“改组派”是哪三个字都弄不清楚,也被当作“改组派”给抓了起来。他生性倔强,不管受到怎样的刑讯逼供,始终据理抗争,毫不屈服。部队不停地转移,贺炳炎被押进了由所谓的“改组派分子”组成的“改组派连”。正走着,前方忽然枪声大作,红军前沿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前沿部队中的19团因指挥员被捕,群龙无首,一开战就陷入被动局面。红7师师长卢冬生急得直骂娘,赶忙派通讯员到“改组派连”“借”贺炳炎当团长指挥作战。贺炳炎二话没说,抓起通讯员给他的驳壳枪,箭一般地冲向战场,组织19团进行反攻,迅速扭转了不利的战局。战斗胜利了。贺炳炎下意识地把驳壳枪往腰间插,却被跟在他身后的“肃反”队员下掉了,随即一副锃亮的手铐又铐住贺炳炎的双手。补缺“特科”大队长>贺炳炎被押回了“改组派连”。他性子刚烈,别人用一根绳子捆,对他则用几根绳子,行军时把沉重的米袋、大捆的草鞋架在他肩上。在被关押的第29天,贺龙无意中发现了蓬头垢面的贺炳炎,在他的据理力争下,贺炳炎被放出来了。但有关方面只允许他做管理员之类的工作,还给他留下一个“改组派自首分子”的“政治尾巴”。贺龙把贺炳炎安排到军部做管理员,好随时调用。8月,中央代表带领红7师留守湘鄂边根据地,贺龙和政委关向应带领军部和红9师到宣恩、咸丰、利川开辟新区。>9月23日,军部和红9师抵驻“神兵窝”——咸丰县黑洞镇,收编了以庹万鹏为首领的“神兵”700余人,改编为特科大队。贺龙很重视被收编“神兵”的改造,点名让贺炳炎去当大队长。“神兵”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土著武装,士兵绝大多数是穷苦农民出身,作战勇敢,但他们迷信吞朱砂之后“打不进、杀不进”。贺炳炎因势利导,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破除迷信,到战火中锻炼意志,使特科大队很快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人们都称它“铁壳大队”。补缺十八团团长1933年12月,红3军7、9两师在石灰窑会合,特科大队被编进红7师。贺炳炎没有队长当了,又因“自首分子”的“政治尾巴”,不能回部队任职。他心里很憋屈,但还是听从安排回军部继续当管理员。1934年6月,红3军转战到黔东开辟新根据地。红3军政委关向应找贺炳炎谈话,让他带十几个人到沿河县发展游击队。贺炳炎是拉游击队的好手,同他一块下去的十几个人都被诬为“改组派”的红军骨干,现在他们有了干革命的机会,热情都很高,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很快拉起8支游击大队,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沿河独立团,贺炳炎任团长。>>不久,沿河独立团与由“神兵”武装改编的黔东纵队合编为黔东独立师,贺炳炎任师长。10月24日,红3军与6军团胜利会师。会师后,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贺炳炎的独立师被编入红2军团,原9师27团改称6师18团,贺炳炎补了18团团长的缺。补缺“火头军司令”贺炳炎担任18团团长不久又被撤职。1934年11月10日,红2、红6军团在永顺天主堂召开会议,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还没肃清,在批评湘鄂西“肃反”扩大化错误的同时,又作出一个决议,凡是过去的“改组派自首分子”都不能当主官,已经当了的都要撤下来。>这样,正在指挥18团参加十万坪战斗的贺炳炎被撤销了18团团长职务,幸得贺龙、关向应保护,贺炳炎才当上总指挥部的管理科长。这是他第4次遭到不公平待遇。1935年3月,国民党军几个纵队“围剿”湘鄂川黔根据地,红军在澧水河边的后坪与敌反复争夺。一路敌军突然冲到红军总指挥部几十米的地方,部队都不在,只剩下炊事员、司号员、饲养员、运输员这些“火头军”,情况十分危急。恰在这时,贺炳炎带两名挑夫从大庸挑盐返回指挥部。贺龙眼前一亮,大喊一声:“贺炳炎,你当‘火头军司令’,上!”贺炳炎扔下挑子,扯开嗓门叫喊:“同志们,跟我冲!”他抱着一捆手榴弹,冲锋在前,手榴弹一颗接一颗地投向敌阵。“火头军”跟在他身后,呐喊着冲到立足未稳的敌阵中,很快扼制住了敌人的进攻,为部队主力赶来增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总指挥部终于保住了,贺龙、关向应等首长脱险了,贺炳炎在战斗中腰部负伤。在担架前,贺龙握着贺炳炎的手说:“这一仗你这个‘火头军司令’立了大功!”关照他好好养伤,他淡淡一笑,说:“敌人的子弹没劲,打到身上软塌塌的,没什么了不起,很快就会好的。”>>再度补缺十八团团长贺炳炎伤好后仍回管理科,喂军马、送给养,一声不吭地埋头苦干。1935年6月,红2、红6军团转战鄂西,在咸丰县忠堡包围了敌纵队司令兼41师师长张振汉的部队,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红18团伤亡很大,团长高利国、政委朱绍田相继负伤,全团营以上干部仅剩下1营长曾庆云和团总支书记余秋里两人。贺炳炎奉命跑步到指挥所。贺龙当时正在生病发高烧,任弼时政委代替他下达命令:贺炳炎立刻去18团当团长,余秋里任政委。贺炳炎直奔火线,代表总指挥部向余秋里传达提升他为团政治委员的命令。>6月14日凌晨,贺炳炎与余秋里一起率领18团和兄弟部队一起,从四面向敌人据守的构皮岭阵地发起总攻击。贺炳炎挥舞大刀,带领战士们勇猛拼杀。此战消灭了敌41师师部和121旅,活捉了张振汉。忠堡战斗是贺炳炎的人生转折点,在余秋里的帮助下,他恢复了党籍,从此甩掉了“自首分子”的包袱,轻装上阵。此后,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余秋里这样评价:“贺炳炎同志被打成‘改组派’,在他被怀疑、被冤枉的时候,革命信念仍然毫不动摇,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奋勇拼杀。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