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王小波陈清扬 浅谈北宋初年王小波起义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
浅谈北宋初年王小波起义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 《荀子·王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北宋的农民起义次数有很多,比较出名的就有山东宋江和两浙的方腊,这些甚至还被施耐庵搬到了《水浒》作品之中,相信大家都很熟
浅谈北宋初年王小波起义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

《荀子·王制》: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北宋的农民起义次数有很多,比较出名的就有山东宋江和两浙的方腊,这些甚至还被施耐庵搬到了《水浒》作品之中,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但是这其中北宋初年的王小波和他的妻弟李顺的起义(简称王小波起义),却是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他们和其余的农民起义颇有不同之处,而且影响深远,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在具体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描述一下王小波起义的过程。 王小波起义简述 淳化四年(993),王小波于青城县(注意不是武林青城派,而是如今四川都江堰)发动起义,对众宣传「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当时响者云集,很快就攻克了青城县。 然后他们转战彭山,杀了贪暴恣横的县令齐元振,之后又转战江原,但是王小波不幸在这场战斗中负伤,不治而亡。 接下来他的妻弟李顺又被推选为领袖,起义军接连攻克蜀州、邛州,双流、新津、温江、郫县、彭州、汉州,甚至打下了成都,建立了政权,李顺称为大蜀王,年号应运——意思是顺应天运。 当时还在和辽国作战的宋太宗赵光义接到消息后大吃一惊,急令心腹宦官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统军从剑门入川,又连续增派了几路援兵,最终李顺他们这些农民们,终究还是敌不过朝廷正规军,于995年失败,起义持续了两年左右。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场起义,有何特殊之处。 第一,打击了四川的「 ”旁户”制度 自从唐末开始,四川就一直被地方割据势力所把持,前后建立过前署,后蜀等割据政权,而且由于四川的特殊地形,地势险阻,易守难攻,所以中原地带的许多战斗都没能波及到此处,导致这里更加落后而封闭。 所以这里的「 ”土地兼并”情况更为严重,许多世家豪族长年累月下来,积攒了无数的土地,也拥有了许多「 ”旁户”。 所谓旁户其实指的就是佃户——川峡豪民多旁户,以小民役属者为佃客,使之为奴隶,家或数十户,凡租调庸敛,悉佃客承之”,他们没有土地,只能依附于地主豪强,甚至世世代代都属于对方,完全就像是早期奴隶制度下的奴隶一样。 而且这些旁户的比例很高,据统计占了全四川将近七成的人口,所以他们的生活非常穷苦,再加上宋朝灭掉后蜀之后又大肆掠夺了一番,更加加重了当地人民的负担。 因此当宋太宗在对外(辽国)出兵作战的时候,这里趁机就爆发出了以王小波为代表的激烈的农民反抗。 而王小波他们的起义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也震慑了朝廷和四川,之后这种「 ”旁户”的情况就大大减轻了,间接的也减轻了当地人民的负担和痛苦。 第二,逼迫朝廷取消「 ”博买务” 所谓的博买也叫官市,即由官府定价征购部分舶货,而「 ”博买务”指的是宋代设置的垄断收购民间物产的机构,《隆平集》卷二十曾提到:「 ”时守臣务利入之厚,常赋外更为‘博买务’,禁民私市物帛。” 北宋政府在四川这里就设立了「 ”博买务”,垄断布帛贸易,禁止个体农民和小商贩自由买卖,豪强大地主则趁机「 ”释贱贩贵”,投机倒把,敲剥百姓,从中渔利。 这就使得越来越贫困的农民不断丧失家业田产,许多小商贩被迫失业,农民的家庭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北宋政府还把茶叶划入专卖。对茶农低价购茶,高价卖米,使广大茶农纷纷破产,生路断绝。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四川一带大旱,造成大饥荒,这也是王小波起义的一个直接因素。 而995年王小波起义失败之后,朝廷高层调查原因之后发现了博买务的弊端,也取消了「 ”博买务”的制度,减轻了当地人民的负担。 第三,给宋朝的治理官员贪腐敲响警钟 说到当时的官员贪腐现象,王小波起义之中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齐元振。 齐元振是彭山县令,贪婪暴虐,敛财无数,但朝廷派出的监察大员张枢却颠倒黑白,以贪为廉。 也不知是齐元振隐蔽的过于高明而致张枢失察,还是张枢接受了贿赂才为其隐瞒,总之,朝廷根据张枢的调查报告,把齐元振当作了廉洁奉公的典型来加以表扬褒奖。从此,齐元振便更加毫无忌惮,大肆聚敛。 这自然更加引起了起义者们的愤怒,王小波他们打破彭山县抓住齐元振之后,先把他的万贯家财都散给了穷苦百姓们,然后又用「 ”钱刀”——也就是刀形状的钱币,把他肚子割开了,那意思等于是说,你这厮不是喜欢钱吗?那就让你好好的切身感受一下吧。 钱刀 《隆平集》里面曾经明确记载,「 ”元振素贪暴,因是益横受财,得金帛,多寄民家。小波知民怨苦之,遂散其金帛,杀而剖其腹,实以钱刀,用快其意。” 而那个不管是知情还是不知情,但最后把齐元振报成清官典型的张枢,也在宋太宗赵光义的授意下,被平定了王小波他们起义的太监王继恩当众斩杀示众,以息民愤——「 ”斩于州市而磔其尸。” 熟悉宋朝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宋朝对于「 ”士大夫”一向是很恩宠的,就算犯了罪也都会以各种理由来「 ”恩赦”,一般都是罢免或者流放,能够以如此酷刑来对待是很少见的,可见宋太宗这次是对齐元振和张枢都动了真怒。 而这次王小波的起义也给了宋太宗以警醒,之后很是大力的整顿了一番吏治,甚至还强调「 ”官员贪腐”乃是和「 ”造*反大不敬”等十恶并列的不赦重罪,也算间接的震慑了全国的官员们。 红尘君说 因此,从上面三个维度我们可以看出,宋朝初年的这次王小波起义和大部分的农民起义不同,他起码有着三个深层次的原因——四川旁户和「 ”博买务”,以及贪官污吏和监察机构的相互勾结。 但是王小波的起义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一样,揭开了丑陋的外皮,让宋太宗为首的统治者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进行了相应的改善和调整。 虽然说到底宋太宗等人还是为了他们统治的稳定,以及「 ”家天下”的繁荣,但不管怎么说,王小波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之后却大大的改善了四川百姓们的生活,甚至还影响了全国的吏治,因此我们必须要给出积极和正面的肯定。 而王小波这个名字,也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当然了,他肯定不知道后世还有个和他同名的诗人,名气似乎比他还大)。 参考文献: 《宋史》 《隆平集》 《宋会要》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