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武全才的意思是什么 他是南宋最可惜的文武全才,先后三次被贬职,64岁作词支援北伐
他是南宋最可惜的文武全才,先后三次被贬职,64岁作词支援北伐 在南宋「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像这样文武全才的人物少之又少,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大家一定很陌生,能写一手好词,还能带兵打仗。他

他是南宋最可惜的文武全才,先后三次被贬职,64岁作词支援北伐
在南宋「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像这样文武全才的人物少之又少,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大家一定很陌生,能写一手好词,还能带兵打仗。他就是辛弃疾。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辛弃疾回归南方,但是他的心还念着北方的战场,满怀豪情壮志,一心要带领宋军北伐。他并不了解苟且偷生的臣僚,也不了解墨守陈规的官场,他上书言事,分析敌我形势,其中就有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可惜这些奏书虽广为传诵,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遭到主和派的排挤。 辛弃疾先后被派到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这些地方虽然重要,却已远离战场。在任上,辛弃疾采取措施,安定民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并于淳熙七年(1180)创置湖南飞虎军。虽然政绩显著,却与他抗金北伐的初衷背道而驰,随着岁月的流驰,辛弃疾的内心备受压抑的痛苦,发出壮志难酬的悲鸣。 辛弃疾豪迈倔强的个性和对抗金的热情,使他成了南宋朝廷的异类。淳熙八年(1181)的冬天,辛弃疾被免职,从此隐居泉林。 此后的20年里,正值壮年的辛弃疾在上饶、铅山消磨岁月。乡间的生活闲适优雅,辛弃疾与朱熹等文人士子纵情山水、饮酒赋诗。但是,表面的澹泊宁静不能掩盖心中激荡的豪情,心中难以言表的仍是恢复失地的壮志,只有借笔诗词才能抒发爱国忧民之情。 辛弃疾晚年,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64岁的辛弃疾被重新起用,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作词支援北伐。可惜,昙花一现之后,北伐失败,辛弃疾再遭免职。 开禧三年(1207)九月初十,热血男儿辛弃疾带着山河破碎的悲哀和壮志成空的愤慨溘然长逝。 参考文献:《宋史》 很赞哦!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