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民富国强 國弱而民富,值得玩味的兩宋王朝

火烧 2022-04-10 18:39:34 1055
國弱而民富,值得玩味的兩宋王朝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卞州與杭州,分別是北宋與南宋的都城,而兩宋王朝也頗值得後人玩味,它締造了許多傳奇,也留下了許多遺憾。

國弱而民富,值得玩味的兩宋王朝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卞州與杭州,分別是北宋與南宋的都城,而兩宋王朝也頗值得後人玩味,它締造了許多傳奇,也留下了許多遺憾。那麼,為何宋朝呈現出國弱民富的格局呢?

世界著名經濟史學家貢德弗蘭克認為:“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經濟最先進的地區。中國的經濟在工業化、商業化、貨幣化和城市化方面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方。”提起宋朝,人們想到的多是它如何在遊牧民族欺壓下掙扎,以至於會忽略它繁榮與輝煌的一面。人們會為楊家將血染金沙灘而落淚,也會為嶽元帥含冤風波亭而憤慨,會認為這是一個對武將極其苛刻甚至殘酷的朝代。而相對的,這個時代卻是文人雅士的樂土,他們不但有自己的追求與抱負,也有豐富多彩的生活逸聞,他們的老闆(皇帝)也更加倚仗和寬容他們,即便是觸犯龍顏,他們也幾乎沒有性命危險,最多就是降職或外調。這方面可以參閱蘇東坡的傳奇人生。

所以,這也是一個儒學中興的時代,北宋大儒張載的一句至理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奠定了儒家的一個基調,儒家士子在這個朝代最大限度地接近了他們的理想。而理學與心學的派別之分也註定了儒家思想在此達到一個高峰。因為儒家為世間萬物提供了一個制度模板,所以在儒學能夠興盛的年代,基本上也是社會各階層各行業能夠規範、有序運轉的時期,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同時,儒家迴歸正軌使得民貴君輕的理念得以復甦,朝廷對人民生計的重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底層農民在務農上的負擔相對小了許多,有些人竟有閒餘精力考慮從事更能改善生活的工商業,因而宋朝工商業的發展優勢是得天獨厚的,甚至還制定了系統的律法,其繁榮之象,從一副巨集大的《清明上河圖》中可見一斑。

文藝已經不再是知識分子的專利。“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宋詞可謂是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寶,說起來,宋詞能夠比較完整地流傳下來,還要多歸功於青樓瓦舍中的風塵女子。這個朝代更不缺文豪,文壇主流有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三蘇這樣的璀璨明星。便是一聲戎馬的岳飛元帥,詩詞文章上的造詣也不輸於那些風流文臣。而晏殊、陸游與李清照留下的一些名句又很好地將個人感情生活描述出來。可見,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就有了豐富的娛樂生活,而這些文藝娛樂的元素,也反過來拉動了宋朝國民整體的素質。

民富国强 國弱而民富,值得玩味的兩宋王朝

享譽古今中外的“四大發明”時至宋朝,也悉數粉墨登場。畢昇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推廣直接讓市井庶民有了讀書識字的機會,對於他們的生產生活是一次質的提升;火藥的應用雖然在宋朝政權內部效果不明顯,卻為蒙古鐵騎橫掃歐亞給了一記漂亮的助攻;紙張並不是這時候才發明的,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卻是在此時橫空出世,我們看如今的移動電子支付之於紙幣,就可以想象當年紙幣流通對於只限流通金屬貨幣是怎樣一種超前了。

當然最給力的還是指南針。宋朝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介紹了指南針因磁性指南的現象,由於古人對地球缺乏認知,所以並不知道磁鐵指南北極的具體原理,故根據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指南針的原理。而指南針最大的功勞便是運用到航海中,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推向了頂峰,否則人們也無從得知,原來宋朝就是那個時代世界經濟貿易的中心。而宋朝在遼、金、西夏、蒙古多重壓制下經濟水平只升不降的最大原因,就是那些少數民族根本不具備宋朝這樣以指南針運用為主的航海技術及海運港口。所以,雖然進貢是極不體面的外交手段,但以宋朝的財政收入多養兩個如遼國西夏這樣的割據政權竟也不太吃力。而同時,航海貿易帶來的收益也正式意味著中國版圖的經濟中心由北方轉移到了南方。

那麼,為何這樣的一個雄厚的財政實力竟不能使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爭衡,以至於一手好牌都會輸掉呢?

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仔細想想,宋朝本來應該具備的優勢竟然全都成為它軍事上的劣勢。因宋太祖趙匡胤的一次“杯酒釋兵權”使得宋朝從一開始就建立在一個相對緩和的政治環境中,尤為重要的是這為兩宋軍事體制疲軟產生了深遠影響。軍事將領的地位遠不及文臣,自然對於國防方面,會常出現掣肘的情況。相反的,文臣太過顯眼以至於影響了帝王的氣質思維與執政方式,要知道一個軍事強國少不了一位鐵血霸氣的領袖來領導,嬴政、劉徹、曹操、李世民的功績無不印證了這一點,而我們竟然發現——除了開國皇帝趙匡胤勉強顯露武功之外,兩宋竟然沒有一個強硬的君主,自然就領導不出一個像樣的軍事強國。而偏偏塞北苦寒之地,在這期間總是出現一些鷹眼狼心的強悍領袖,與宋朝趙氏官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外,雄厚的財政與先進的文明也為宋朝鋪好了溫床,人在能退一步的時候,很難願意砥礪前行,何況一國之弊?反正對於宋朝來講“能用錢解決的事兒都不叫事兒”。當然,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也並不一味地用錢填坑,偶有亮點之戰卻難改國祚時運,只因在沒有形成強硬傳統的情形下,軍事上的被動已是積重難返。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詞人,據說也是一位不輸給“射鵰五絕”的武林高手。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基本見證了宋朝捱打——防禦——劃疆——反擊——反擊失敗再捱打的一系列過程,金戈鐵馬,劍鏽於匣,克復中原之志只留於筆下夢中,可憐白髮生。

流星稍縱即逝,繁華過眼煙雲。在那個特殊了歷史時期,書與琴被焚燒用來鑄刀劍,燦爛的文明輸給了野蠻的侵略。歷史上有“崖山之後,再無中華”的說法,唏噓之餘,自當為戒。

作者:行雲織夢

版權宣告:本文由「魚羊祕史」原創制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