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训民正音翻译 训民正音的历史

火烧 2023-02-16 02:48:36 1054
训民正音的历史 公元15世纪以前,韩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汉字为书写工具。由于韩语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语系,使用汉字记录韩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加之一般百姓不懂得汉文,非常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了解

训民正音的历史  

公元15世纪以前,韩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汉字为书写工具。

由于韩语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语系,使用汉字记录韩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加之一般百姓不懂得汉文,非常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为了解决韩民族书写文字的问题,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大王组织一批学者创造了适合标记韩语语音的文字体系--韩字。

这些文字当时被称作“训民正音”,意为“教老百姓以正确的字音”。

1940年发现的《训民正音解例本制字解》(发行于朝鲜世宗28年,1446年)宣称韩字的子音与元音是根据人的口腔构造、中国古来的天地人思想以及阴阳学说而创制出来的。

书中记载如下:

“天地之道,一阴阳五行而已。

坤复之间为太极,而动静之后为阴阳。

凡有生类在天地之间者,舍阴阳而何之。

故人之声音,皆有阴阳之理,顾人不察耳。

今正音之作,初非智营而力索,但因其声音而极其理而已。

理既不二,则何得不与天地鬼神同其用也。

正音二十八字,各象其形而制之。

初声凡十七字。

牙音ㄱ,象舌根闭喉之形。

舌音ㄴ,象舌附上腭之形。

唇音ㅁ,象口形。

齿音ㅅ,象齿形。

训民正音翻译 训民正音的历史

喉音ㅇ,象喉形。

ㅋ比ㄱ,声出稍厉,故加划。

ㄴ而ㄷ,ㄷ而ㅌ,ㅁ而ㅂ,ㅂ而ㅍ,ㅅ而ㅈ,ㅈ而ㅊ,ㅇ而ㆆ,ㆆ而ㅎ。

其因声加划之义皆同,而唯ㆁ为异。

半舌音ㄹ,半齿音ㅿ,亦象舌齿之形而异其体,无加划之义焉。”

不过1443年朝鲜世宗命令使用谚文的时候,受到众多使用汉字的朝鲜文人和两班贵族的批评,因为他们认为抛弃汉字就等于失去中国文明,而成为夷狄之邦。

崔万理曾说:“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

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

《传》曰:‘用夏变夷, 未闻变于夷者也。

’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

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大累哉?”

由于朝鲜文人和贵族的抵制,无法成为官场上普遍使用的文字,其通用范围局限在两班之间的私函、地方官衙或妇女。

谚文直到20世纪才被广泛使用。

韩文的发明推动了韩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世宗大王也得到了后世的爱戴。

世宗大王所创造的韩字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实用的表音文字之一,其科学性得到了文字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

公元15世纪之前,韩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汉字为书写文字。

但朝鲜古代社会等级森严。

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多为文盲。

朝鲜王朝第四代大王世宗大王以“国之语音。

异乎中国。

与文字不相流通。

故愚民。

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

多矣。

予为此悯然。

新制二十八字。

欲使人人易习。

便于日用耳。

”为由命令郑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问等一批优秀学者,在多年研究朝鲜语的音韵和一些外国文字的基础上,这期间朝鲜学者曾几十次前来中国明朝进行关于音律学的研究。

1443年朝鲜公布了创制的文字,称为”训民正音”,意为“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新文字发明后,世宗国王提倡在公文和个人书信中使用”训民正音”,并责令用”训民正音”创作《龙飞御天歌》。

他还将”训民正音”作为录用官吏的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并在钱币上刻印了”训民正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