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什么意思 澶渊之盟里有哪些重要历史人物?
澶渊之盟里有哪些重要历史人物?
澶渊之盟北宋
宋真宗-赵恒:在辽国进犯中原,打破数州直逼京都之时,本欲迁都金陵南逃,但被宰相寇准等主战派力荐其御驾亲征。
真宗勉强到了澶州北城,在城楼上召见了各军将领。
宋军将士看到城楼上的黄龙旗,得知皇帝到了,立即高呼万岁,士气大振。
宋-寇准:真宗朝名相寇准,对宋辽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澶渊一役中掌握军事大权,可谓是指挥若定。
宋-曹利用:真宗派出的澶渊城下议和的使臣。
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目录
时间
地点
人物
背景
起因
介绍
过程
盟约内容
影响意义
盟约背后
展开
编辑本段时间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
编辑本段地点
宋澶州(在今河南濮阳)。
澶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洲之盟”。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
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濮阳县一部置昆吾县,析临河、内黄、顿丘各一部分置澶渊县。
唐初,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澶渊县为澶水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辖澶水、顿丘、观城等县。
五代时期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澶州治所自顿丘(今清丰县城一带)移至澶水县,宋时仍然如此。
也就是说,1004年宋辽澶州和约称“澶渊之盟”是与地名的历史沿革、习惯称谓有关。
编辑本段人物
澶渊之盟北宋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在辽国进犯中原,打破数州直逼京都之时,本欲迁都金陵南逃,但被宰相寇准等主战派力荐其御驾亲征。
真宗勉强到了澶州北城,在城楼上召见了各军将领。
宋军将士看到城楼上的黄龙旗,得知皇帝到了,立即高呼万岁,士气大振。
寇准
宋·寇准:真宗朝名相寇准,对宋辽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澶渊一役中掌握军事大权,可谓是指挥若定。
宋·曹利用:真宗派出的澶渊城下议和的使臣。
澶渊之盟辽方
萧太后:挑起两国战争的主角,当时辽国手握实权的领导者。
澶渊一役自大将萧挞凛被射杀后,辽军陷入进退两难,于是派人求和。
辽圣宗-耶律隆绪:同萧太后共同进犯北宋,辽国的领导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