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出埃及记讲解 圣经出埃及记那段有历史依据吗?
圣经出埃及记那段有历史依据吗?
有某些考古学及其他外在证据证明这些记载可靠。
出埃及记所用的埃及名字完全正确,所提及的官衔亦与埃及碑文所刻的吻合。
考古学显示埃及惯于容许外族人士在埃及寄居,然而他们会与外族人保持分离。
埃及人以尼罗河水作沐浴之用,出埃及记就记载法老的女儿曾在那里沐浴。
人们发现埃及的砖有些混有稻草,有些则没有。
此外,在埃及的全盛时期,术士享有很显要的地位。
埃及的墓碑石刻显示法老率领战车队御驾亲征,出埃及记则表明摩西日子的法老也跟从这个传统。
但古代的埃及记录完全没有提及以色列人寄居埃及或埃及发生的灾祸,因为考古学发现埃及每个新王朝均会把以往所有不光彩的历史记载从史册中删除。

他们不会把羞辱的战败事迹编入史册中。
在出埃及记的十场灾殃里,埃及诸神如尼罗河神、蛙神及太阳神等埃及本地人崇拜的神受到打击和羞辱,藉以证明耶和华超越诸神的事迹,就不会被收录在国家的史册里。
然而,根据《出埃及记》第12章第37节的记载,共有60万成年男性逃离埃及(圣经的确记载了60万这数字,但请留意当时不是用十进制的,所以实际逃离埃及的以色列男人只有2万人左右)。
按此推断,连同妇儿,逃亡的人数约为200万人。
但当时埃及的总人口估计为300-600万。
如此大量人口离开埃及,会严重影响埃及的经济和劳动力。
但考古学并未找到任何有关这段时间内埃及经济突然变化的证据,因此可推断即使真有希伯来人出埃及之事件,人数也应远低于〈出埃及记〉所记载。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期,对应的埃及历史朝代,考古学者之间有几派说法:
一派认为公元前1290年是希伯来人出埃及的年份。
这是考古学者推算比东(Pithom)和兰塞(Ramses,意即“拉美西斯之城”)两座积货城被建造的年代而得出的,而当时的法老王为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的全盛时代霸主──拉美西斯二世(兰塞二世)。
持此说的学者认为摩西的一神教观念,乃是启蒙于不久之前在埃及推行历史上第一个一神教信仰革命之法老王阿肯那顿;换言之,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一神教观念的民族。
许多知名电影如《十诫》、《埃及王子》,都是采信“拉美西斯二世说”。
一派认为出埃及的年份远至公元前1445年,这是根据《列王纪上》第6章第2节推算出来的。
当时的法老王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最以尚武著称,被后世称为“埃及的拿破仑”之法老王──图特摩斯三世(其后人便是推行一神教信仰革命的阿肯纳顿)。
近来,不少学者重新鉴定考古学的资料(例如耶利哥城崩塌的时间,以及导致埃及发生十灾的爱琴海火山爆发事件),认为公元前1290年的说法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而以1445年较合理。
若是如此,则摩西建立的犹太教便是名正言顺世界上第一个一神教信仰。
也有一些圣经学者认为,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的时间是公元前1513年,接获十诫的时间是公元前1512年。
所根据的时间依据是巴比伦前539年攻陷耶路撒冷的时间点接合圣经记载产生的时间线。
摩西在叶忒罗指导下从事了40年的牧羊工作,这使他对当地的环境、水源及食物情况十分熟悉,从而使他具备能力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今日已不能肯定记载中所提及的许多地方的位置,因此无法确定以色列人当时离开埃及的精确路线。
虽然如此,人们通常认为早期以色列人在西奈半岛的安营地点之一玛拉便是位于距离今日的苏伊士东南偏南约80公里的艾因哈蒂拉。
此外,人们亦通常认为以色列人的第二个安营地点以琳便是位于苏伊士东南偏南约88公里的瓦迪盖尔兰德。
现今这个地点以植物茂盛,有棕榈树和泉水为人所知;这印证了圣经记载中的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的记载。
摩西记载的真确性并不有赖于考古学家能鉴定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沿途经过的不同地点。
(《出埃及记》第15章第23节,《出埃及记》第15章第27节)
直到现在,考古学家仍未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来具体确定逃离埃及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