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台湾海洋科技大学 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Natio al Kaoh iu g U iver ity of A lied Scie ce ,KUAS),简称高应科大、高应大或高应,是一所

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KUAS),简称高应科大、高应大或高应,是一所创立于1963年,位于中国台湾省高雄市三民区的科技大学,前身为高雄工专、高雄工商专、高雄科学技术学院。现拥有“电资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等四个学院、五个博士班、十九个硕士班、十一个产业研发硕士专班、十八个系、以及二个研究中心。
2018年2月1日,该校与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及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正式合并,成为“国立高雄科技大学”,3校合并后,学生人数达2万7,320人,跃升成为全台第2大的大学校院及最大规模的科技大学 。
基本介绍
中文名: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外文名: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校训:弘 毅 精 勤创办时间:1963年现任校长:林仁益知名校友:王俊博所属地区:中国台湾主要院系:“电资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 简介,校史沿革,创校初期,学校发展,校名沿革,历任校长,校歌,教学单位,工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校友,荣誉校友,著名校友,研究中心,学生活动,简介
1998年,高雄套用科大获得ISO9002国际认证,为东南亚暨全国第一所取得该认证的大学。2005年,教育部于该校设立教育部南部太阳能学校。2006年,该校获得教育部“教学卓越计画”补助新台币7000万元,同时获指定为开办高职生菁英班及繁星计画的四所技职院校之一。 1963年,政府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培育工业技术人才,于现址设立了「台湾省立高雄工业专科学校」。一开始仅有化学工程及土木工程两科,之后又陆续增设了机械、电机、电子、模具工程。1972年开始又增设了二年制化工科、机械科制造组与自控组、模具科模具组、电机科仪控组与电力组、电子科、土木科建设组、工业工程与管理科。1979年随高市改制为「高雄市立工业专科学校」。19 81年又奉命改制为国立。1992年获教育部核准增设二年制商业类科,校名更改为「国立高雄工商专科学校」。1997年改制为技术学院,更名为「国立高雄科学技术学院」。2000年改名为「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分为二年制及四年制。共有「电资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学院」四个学院,五个博士班、十九个硕士班、十一个产业研发硕士专班、十八个系、以及二个研究中心。并于1998年获得ISO9002国际认证,为东南亚暨全国第一所取得认证之大专院校。 校徽校址:高雄市三民区建工路415号校史沿革
创校初期
1963年,政府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培育工业技术人才,于现址设立了“台湾省立高雄工业专科学校”。一开始仅有化学工程及土木工程两科,招收国中毕业生,修业时间为五年。之后又陆续增设了机械、电机、电子、模具工程。1972年,日间部增设二年制化工科、机械科制造组与自控组、模具科模具组、电机科仪控组与电力组、电子科、土木科建设组、工业工程与管理科。招收对象为高职毕业生。1965年,开办夜间部,设立了二年制化工、土木、机械、电机、电子、模具工程及工业工程与管理等七科,修业期限为三年。目的为让高中职毕业之业界人士提供进修的管道。学校发展
1972年,在夏汉民博士担任校长的6年期间。兴建了图书馆及中正堂,并充实扩充设备。 1978年,张文雄博士奉派担任校长。6年半内陆续兴建了土木工程馆、化学工程馆、资讯工业大楼、学生餐厅、学生宿舍、教学游泳池。汰旧教学设备,设定电算中心及视听中心。 1979年10月,奉教育部命令设定二年制工专进修补校,先后设立: 电机、电子、机械、化工、土木、模具及工业工程与管理七科。 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 1990年8月1日,奉教育部令指示暂时成立商科部,接办原私立国际商专停办后之财政税务、企业管理、观光、银行保险等四科,借用高雄海专旗津校区上课。 1992年8月,奉教育部校准增设二年制商业类科;计有会统、企管、国贸、财棁、银保、观光等六科,接办原私立国际商专停办原在校的师生,本校教育正式涵盖工业和商业两大类科,并更名为“国立高雄工商专科学校”。 1993年1月5日,获高雄县政府同意无偿拨用燕巢乡深水农场106.3公顷土地,并奉教育部核准本校规划设定第二校区。 1997年8月29日,奉教育部令成立金门分部,成立二年制专科“观光旅游”、“工商管理”、“建设管理”及“食品工程”等四科。 2001年9月12日,本校与国立高雄师范大学进行整并,并成立两校整并规划小组积极促成两校整并。 2003年8月1日,金门分部奉准独立升格为国立金门技术学院,同年建工校本部管理学院和商学院正式合并。 2004年6月9日,假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燕巢校区举行“两校整并规划委员会议”。 2005年1月7日,于建工校本部成立“南部太阳能学校”。 2005年4月3日,教育部曾前部长志朗、技职司张司长国保、高师大戴校长嘉南等莅校商讨“两校整并会议”。 2008年1月2日,管理学院第一阶段搬迁案预定以2009年2月宿舍一期兴建完成提供学生住宿需求前提下完成三系一所(资管系、财税系、会计系、商经所)的搬迁为目标。 2008年8月1日,招收高中生不分系工程、电资、管理三菁英班。 2008年, 该校获教育部评选为“ 南区教学资源中心”,并获得第二期南区区域教学资源中心计画,经费全国最高(高于北科和云科)。 2008年12月,该校获经济部工业局“ 台湾智慧财产管理规范(TIPS)”认证,为全国第一所通过该认证的大学。 2011年,该校管理学院大学部搬迁至燕巢校区上课。 2012年3月,该校获“ 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画”第1年试办期,5000万元补助。 2012年8月1日,杨正宏博士任该校校长。 2013年,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与文化事业发展系,改名文化创意产业系暨硕士班 2018年2月1日,该校与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及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正式合并,成为“国立高雄科技大学”,3校合并后,学生人数达2万7,320人,跃升成为全台第2大的大学校院及最大规模的科技大学。校名沿革
1963年在现址设立「台湾省立高雄工业专科学校」,初设化工、土木两科 1979年更名为「高雄市立工业专科学校」 1981年奉命改为「国立高雄工业专科学校」 1992年增设二年至商业类科,更名为「国立高雄工商专科学校」 1997年改制为技术学院,校名改为「国立高雄科学技术学院」 2000年改名为「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 2018年2月1日,该校与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及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正式合并,成为“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历任校长
1963年 — 唐智 1972年1月 — 夏汉民 1978年2月 — 郭南宏 1978年8月 — 张文雄 1985年1月 — 吴建国 1992年2月 — 黄广志 2002年10月 — 林仁益校歌
为配合改制成为高雄科学技术学院而重新制作。现行之校歌为第6任校长黄广志做词,黄友棣教授谱曲。 现在校歌: 悠悠深水,巍巍寿山;地灵人杰,社会中坚。 术德兼备,文武相彰;弘毅精勤,伦理维扬。 黉宇宏,规制崇,桃李沐春风。 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 高科技,经建功,辉辉耀亚东。 悠悠深水,巍巍寿山;我校雄风,赫赫永昌。教学单位
工学院
机械工程系 电子工程系 电机工程系 模具工程系 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 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资讯工程系 光电与通讯研究所管理学院
财政税务系 会计系 国际企业系 金融系 企业管理系 资讯管理系 观光管理系 金融资讯研究所 商务经营研究所人文社会学院
套用外语系 文化事业发展系 人力资源发展系(含硕士班) 师资培育中心 通识教育中心校友
荣誉校友
学术界 方俊雄 - 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校长(电机工程系毕业) 李清吟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副校长(电机工程系毕业) 企业界 王俊博 - 智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政治界 陈锡淇 - 总统府国策顾问(化学工程科毕业) 李武雄 - 内政部建设署署长(土木工程系毕业) 林仁益 - 高雄市副市长(土木工程系毕业)著名校友
陈岸 - 嘉义市政府工程处处长(土木工程科毕业) 陈存永 - 高雄县政府秘书长(土木工程科毕业) 姚晓东 - 新加坡赫比集团执行董事长(化学工程科毕业) 蔡正富 - 深圳艾美特电器执行副董事长(电子工程科毕业) 陈昭男 - 美侨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土木工程科毕业) 柯佩凤 - 第十九届全国十大杰出女青年(土木工程系硕士专班) 陈宣霈 - 台湾微软行销事业群总经理(电机工程科毕业) 吴孟德 - 前高雄市政府都发局局长(土木工程科毕业) 谢智庆 - 优钢机械公司董事长(电机工程科毕业) 沈茂松 - 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土木工程科毕业) 黄台雄 - 台湾电力公司南部发电厂厂长(机械工程科毕业) 谢永昌 - 晟田科技工业公司董事长(模具工程科毕业) 黄来和 - 经济部标准检验局副局长(化学工程科毕业) 叶纯松 - 经济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局长(土木工程科毕业) 徐荣延 - 高雄县议员(化学工程科毕业) 彭振声 - 高雄市政府下水道工程处处长(土木工程科毕业) 刘承宗 - 国立中山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电机工程科毕业)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中心K U A S 教育部区域产学合作中心 教育部南部太阳能学校 创新育成中心 越南经济研究中心 会计资讯研究中心 牙科材料研究中心 院级研究中心 工学院 教育部微机电精密机械技术研发中心 化工材料检测中心 环境与防灾科技研究中心 精微模造技术之生医元件及系统开发计画 电资学院 教育部电子通讯技术研发中心 能源科技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 两岸经贸中心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学生活动
新生大露营 新生大露营为高应科大一年一度的活动,简称“新大”。参加的对象为全体新生。活动的地点为澄清湖营区,为期两天,并有多项竞赛与康乐活动。目的为凝聚班级及系上的向心力,并让新生能尽快认识班上的同学。是高应科大少数历史悠久的活动之一。 第35届因为H1N1而停办,而在公元2010年9月25、26日正式举办第36届新生大露营,但正式更名为"九十九(公元2010年)级新生体验营",因此新生大露营一词,就此成为绝响。 毕典拨穗正官 高应大曾于2006年时,曾被学生投诉礼堂太小,毕业典礼每班仅限三十人参加,让部分同学留下遗憾,但经毕典筹备会讨论后,决定毕业生全数出席、同日分梯举办。每位毕业生上台接受校长拨穗、院长颁毕业证书,系主任、校友总会总会长握手祝福等,而来宾只出席不致词,将舞台镁光灯留给每一位毕业同学,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一生一次的荣耀。这个“毕业同学为主”的毕业典礼,已成为高应大的传统之一。 2006年世界太阳能车拉力赛 2006年国立高雄套用科技大学主办的世界太阳能车拉力赛于9月16日─9月21日举行,总计五天。竞赛内容包括在屏北机场内举行的场内耐久赛,以及绕行嘉义、台南、高雄、屏东之拉力赛。 除了竞赛之外,并搭配了许多展示活动。例如太阳能车,以及太阳能相关套用的展示。参赛国家仅有美国、日本、德国、伊朗、土耳其以及台湾,共6个国家,11台车参赛。而高雄套用科技大学夺得了场内耐久赛及拉力赛双料亚军的佳绩。此比赛是继2004年雅典奥运活动“Phaethon 2004”后,第二次世界上有太阳能车拉力赛,非属常态性赛事。 很赞哦!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