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入侵印度 日本侵華長達14年,但只入侵印度一年,爲何後面就不再去了?
日本侵華長達14年,但只入侵印度一年,爲何後面就不再去了?
二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當時日本是除了德國之外的另一個軸心國,它的野心非常之大,對亞洲國家發動了很多次的戰爭,利用日本裝備的優勢,企圖拿下整個亞洲,其中日本在中國發動的侵華戰爭長達14年之久,我國百姓苦不堪言,經濟凋敝,許多人和家庭都流離失所生靈塗炭,整個國家可以說是一片狼藉,但是跟我國人口差不多的印度,卻比我們的情況要好多了,日本只在他們國家開動軍隊侵略一年就離開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一個國家要侵略另一個國家都會有一個考慮,就是侵略之後所帶來的利益到底值不值得,日本侵略中國,是因爲中國土地面積大,物產豐富,而且還距離日本很近,如果成功侵略中國的話,日本就會擁有源源不斷的戰略資源補給,然後更好地向整個亞洲擴張,那爲什麼日本侵略印度只一年就撤離了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真想要拿下印度,日本就必須要先拿下整個中國才可以,從地圖上面來看,印度雖然是中國的鄰國,但是日本想要對印度實現有效的軍事侵略必須要跨過整個中國的東西面,日本在二戰期間對我國的侵略時有很大的優勢的,但是我國人民的英勇抵抗,日本並沒有成功入侵整個中國的東西地區。
第二個原因就是日本侵略中國是因爲當時我國的戰略資源非常多,雖然印度的國土面積並不小,但是戰略資源比較匱乏,石油幾乎沒有,礦產也不多,而且印度本土上面還有駐紮的英國人,回報不及投入,自然日本不會在印度多耽誤時間。

第三個原因就是前面說的印度土地上面有英國軍隊的駐紮,打印度不費事,但是要和英國打仗就要好好考慮考慮了,畢竟英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它的武器裝備和當時的中國和印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日本想要在歐洲人戰場上面進行侵略,日本會很難打。這樣的話日本更不會在印度耽誤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