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伦敦陷落2 天京陷落幼天王出逃,李世贤为何不做曹操第二,挟天王以令诸侯?

火烧 2022-01-20 04:34:34 1092
天京陷落幼天王出逃,李世贤为何不做曹操第二,挟天王以令诸侯? 1864年7月19日,在曾国荃的指挥下湘军开始进攻天京城,经过两年的围困天京城内早已弹尽粮绝,湘军和太平军在天京城内进行惨烈的巷战。早在6

天京陷落幼天王出逃,李世贤为何不做曹操第二,挟天王以令诸侯?  

1864年7月19日,在曾国荃的指挥下湘军开始进攻天京城,经过两年的围困天京城内早已弹尽粮绝,湘军和太平军在天京城内进行惨烈的巷战。早在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就在湘军攻入天京城当天,在忠王李秀成的掩护下,幼天王突围而出,但是李秀成不幸被俘。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

此时幼天王洪天贵福身边只剩下干王洪仁玕,太平天国诸王中,实力最强的当属李秀成堂弟侍王李世贤,李世贤手上还有十几万将士,于是幼天王打算前往投靠李世贤。这一幕似曾相识,东汉末年董卓祸乱朝纲,天下大乱,汉献帝从长安东归洛阳,曹操赶走袁绍之前将汉献帝迎至许昌。此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击败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

现在摆在李世贤面前的是一次绝佳的机会,他完全可以仿照曹操,将幼天王挟至自己大本营,号令天下继续反清。但是,政治稚嫩的李世贤跟当年袁绍一样,错过了这次名扬天下的机遇,不但没有派兵去接应幼天王,反而对其不理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没过多久,洪仁玕和洪天贵福被清军俘获,他们很快被清军处死,太平天国彻底失去中兴的希望。是什么原因导致李世贤对幼天王见死不救,李世贤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1851年8月,太平军萧朝贵部经过广西藤县时,一对堂兄弟毅然选择加入太平军,这对堂兄弟就是28岁的李秀成和17岁的李世贤,毫不夸张的说是他们俩撑起了后期太平天国的半边天。李秀成得到杨秀清赏识,得以进入中枢辅政,不断得到提拔,但是李世贤就没那么幸运,定都天京后就被洪秀全派往镇江驻守,这一去就是4年。

外放的将军很难得到领导的赏识,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多,晋升的速度要慢很多。1856年,第一次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时,随秦日纲前来救援的陈玉成和李秀成都从圣兵当上了正牌丞相,就连李世贤的顶头上司,镇江的主将殿左五检点吴孝如都成了他们的下级。而李世贤连当时的官职都没有流传下来,地位可想而知,不久,李世贤的从军生涯迎来转机。

1856年9月,太平天国爆发天京事变: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被杀,石达开出走,大量骨干死于事变,太平天国人才匮乏,洪秀全不得不起用大批后起之秀。李世贤的堂哥李秀成被提拔为军中主将,他自己也成了一员大将,被派往镇守芜湖。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形势严峻,清军重新集结了江北、江南大营,外围据点几乎都被清军占据,太平军手中只剩下安徽沿江的据点。李秀成试图打破僵局,这时他想到了远在芜湖的堂弟,李秀成特地前往李世贤驻地商讨大计。

两人最初的计划是:李秀成攻打江北,李世贤攻打江南,两人形成犄角之势。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两人势单力薄,李秀成在江北陷入苦战,李世贤虽然在江南多次击败清军但很难打出局面。最后在洪秀全的调度下,太平天国的大将们达成联合作战的协议,李世贤跟随堂哥李秀成到江北作战,收复庐州、二破江北大营、三破扬州,李世贤凭借战功被晋升为左军主将,成为太平天国的一级统帅。

此时的李世贤羽翼渐丰,不甘心充当堂兄李秀成的配角,在皖南多次发动会战,先后击败清军江南提督郑魁士部、全歼浙江提督邓绍良部,取得了大捷。此次大胜来之不易,孤军奋战的李世贤,击败了清军各路人马。1859年,洪秀全封李世贤为侍王,是洪秀全重新封王后的第五位王爵,另外四位是翼王石达开、干王洪仁玕、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足见洪秀全对李世贤的信任。

但这也助长了李世贤的骄气,1859年底,李秀成再次来到李世贤的芜湖,商讨如何解除天京之围。他们商定使用“围魏救赵”的计策,佯装攻打浙江,诱骗江南大营的清军分军救援,然后再回军强攻江南大营。1860年,李秀成率军攻打杭州,李世贤攻打战略要地湖州,清军果然上当分兵救援杭州,因为江浙是清朝重要的赋税之地,不容有失。

伦敦陷落2 天京陷落幼天王出逃,李世贤为何不做曹操第二,挟天王以令诸侯?

太平军分5路猛攻江南大营,李世贤的任务是攻打句容,切断江南大营清军的退路。但是,李世贤没能完成任务,句容城久攻不下,建功心切的李世贤率军夹攻江南大营。最终,这场集中太平军、清军双方主力的大会战,从歼灭战演变成击溃战,几万清军顺利溃逃到苏南。李世贤的急躁和擅自改变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虽然天京之围解除了,但是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步步紧逼,团团围住安庆的太平军。虽然太平军再次使出“围魏救赵”之计,佯攻湖北武汉,诱使湘军回救,但是曾国藩早已识破太平天国的计谋,继续围攻安庆。实际上,安庆是陈玉成的大本营,李秀成和陈玉成有嫌隙,所以没有很好的执行攻打武汉的计划,李世贤也没认真执行原计划,不仅在半路上和湘军大将左宗棠纠缠,甚至两次进攻祁门,都没发现这是湘军的大本营,让曾国藩这个大魔王在眼皮底下溜走。结果太平军没能攻下武汉,不久,安庆失守,天京门户洞开。

1861年,洪秀全突发奇想,把国号“太平天国”改为“上帝天国”,不久又改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表面天下是姓洪的,这一做法遭到大臣的反对。最后李秀成为了顾全大局,形式上迁就洪秀全,但是李世贤丝毫不让,宁可被被撤职查办,也要抗争到底。1861年8月,李世贤和堂兄李秀成合作进取浙江,占领浙江大部分地区,被兄弟二人瓜分。从此浙江成为李世贤的大本营,李世贤在金华修建了侍王府。

1862年,曾国荃率领湘军主力进驻天京城郊雨花台,洪秀全急忙让李秀成、李世贤回京勤王,与此同时,左宗棠率领楚军一步步侵蚀李世贤的分地。危急关头,李世贤决定亲自率大军前往天京救援,留下一半守军驻守浙南。1864年,李秀成和李世贤的20几万大军没能成功解除天京之围,因为浙南兵力空虚,逐渐被左宗棠攻占,自己的母亲、妻子落到李鸿章手里。

不顾李秀成的劝导,洪秀全决定死守天京城,无奈之下,李秀成让李世贤率领10万余残军南下,前往江西产粮区休整,相约秋天等天京周围粮食成熟,在回来解围。让李秀成和李世贤没想到的是,这次他们再也无法把酒言欢。

1864年夏天,湘军攻破天京城,李秀成被俘,幼天王洪天贵福和干王洪仁玕突围而出逃到湖州,幼天王写信给李世贤,让其到湖州会合。对于李世贤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太平天国的大将除了他也就还剩下杨辅清了,把幼天王攥在手中,他就可以复制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可以继续太平天国的事业,自己也将成为太平天国权倾朝野的权臣。

但是,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和洪仁玕大搞“家天下”和神权政治,让李世贤对洪秀全父子丧失信心。何况李世贤没有在朝中辅政的经历,对政治、大局、战略毫无经验,一心只想做地方诸侯,满脑子都是面子、地位、地盘、人马。他只看到洪秀全固守天京是一个死局,看不到在广大的太平天国将士中,洪秀全父子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他只单纯的觉得幼天王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没看到一个法定的继承人能起到凝聚太平天国将士的作用。

幼天王在湖州没能等到李世贤,李世贤没有去湖州,而是去江西瑞金。幼天王听说李世贤在瑞金,拼命追到瑞金,但是李世贤却去了福建。最终,幼天王一行人在距离李世贤几十里外的石城被清军击溃,幼天王被俘,太平天国世系就此断绝。

就在幼天王全军覆没不久,李世贤在福建多次击败清军,取得大捷。李世贤打着“复兴太平天国”的旗号,招兵买马。然而,李世贤连搬出“幼天王”傀儡都不会,也不懂得拉拢洪氏宗族,洪秀全亲封的军师头衔都不会用。最终,李世贤才发现,没有“天子”可以“令诸侯”,没有名正言顺的“三军统帅”头衔可以利用,几个月来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没几天就化为乌有。

其实,李世贤有意识到自己只会带兵打仗,政治那一套他不懂,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苦劝堂兄李秀成不要去天京送死。如果他真能拦住李秀成,又或者李秀成能成功突围而出和李世贤会合,太平天国的结束曲,或许是另一种旋律,然而历史是没有“或许”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