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阅读答案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火烧 2022-11-29 19:01:27 1064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作者] 廖世美 [朝代] 宋代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作者] 廖世美   [朝代] 宋代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阅读答案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译文

薄雾茫茫,画楼高耸入云。昔年的紫薇郎曾将此楼登临。面对眼前的景物,他大发感慨,写下动人的篇。日暮时分,景象令人相思惆怅,记得那时我和她一起私语,多少幸福?不想她一去便没有讯息,望断天涯也难有讯息。只有岸边的柳树成林,使我的离愁仿佛飞絮,飞舞一片。节气催绕着年光流转,往日楼下的河水,如今不知流向哪里才停?并非日暮斜阳时才令人伤魂,看见宽阔的原野无边无际,同样让人极为伤心。晚来天气初晴,水波声中似乎还带着雨声。江上静悄无声息,只有一条小舟,在野外的渡口处静静地停放著。江边远处有几座墨色的山峰。天边烟雾茫茫,几棵高矮不齐的树木立著。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注释

①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浮云楼,即浮云寺楼。
②霭霭:唐代中书省曾称紫薇省,故在中书省任官者可称薇郎。此处指杜牧,杜牧曾任中书舍人,故称。
③紫微:星名,位于北斗东北,古人认为是天帝之座。
④平楚:登高望远,大树林处树梢齐平,称平楚。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
⑤带雨: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赏析

赏析一

这首词上片写景,即描写浮云楼的欢乐气势。其中的“朱阑共语”,“别愁纷絮”、“塞鸿”、“岸柳”等,皆隐括杜牧句。但情词熨贴、了无痕迹,见出融裁之妙。《蕙风词话卷二》:“廖世美《烛影摇红》过拍云:‘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神来之笔,即已用矣!”
下片换头:“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一句度入同前,由写景而抒情,便令人有不胜古今与迟暮之叹了。“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进一层用笔益觉悽怆入神。真是“语淡而情深,令子野、太虚而为之,容或未必能到。”(《蕙风词话》)唐代诗人杜牧,曾有一首写安陆浮云楼的诗作,在唐、宋时期曾传颂一时,原诗是《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郎中》:去夏疏雨余,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如絮。(见《全唐诗》八卷五九三七页)安州即安陆,同小杜的诗相比,廖世美的词则别有韵味。这首词,声容娇好,情致蕴藉,自是名家手笔。正如况周颐所说:“一再吟诵,辄沁人心脾,毕生不能忘。《花庵绝妙词选》中,真能不愧‘绝妙’二字,如世美之作,殊不多见。”

赏析二

上片首二句写时地。“霭霭”,云气密积貌。陶渊明《停云》诗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云层低垂,春雨迷濛,词人登临安陆(今属湖北)浮云楼 。“画楼森耸凌云渚 ”,画栋雕栏 ,凌耸入云,一写楼美,二写楼高。据杜牧《题安州(即安陆)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诗,“浮云楼”即“浮云寺楼”。因此,“耸”字前著一“森”字,以突出寺楼的庄严;同时也刻划出云气笼罩的氛围。次二句写登楼赋诗。“紫薇”,指杜牧 。唐代称中书省为紫薇省,杜牧官至中书舍人,故又称杜紫薇。“登览最关情”,登高临远最能牵动情感,这一句为“惆怅相思 ”以下抒情张目。“关情”,即牵情之意。“绝妙夸能赋”,既称赞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之诗写得绝妙,又隐约道出自己登高能赋的才情。
“惆怅相思迟暮”,此句上承“关情”,下逗追忆之语,过渡自然。时值日暮,登楼伤情,引起相思 :“记当日、朱阑共语”;而如今,“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括用杜牧诗语 ,表达一种离别惆怅之情。
“塞鸿难问”,即人似冥鸿,一去无踪;“岸柳何穷”,即空余岸柳,别愁无限。杨柳最易牵惹人们的离愁别绪;而人的别愁,又如同无穷数的岸柳之无穷数的柳絮那样多,那样纷起乱攒 ,“别愁纷絮”之句,直抒胸臆。
过片“催促”二句,岁月如流,年光易失,旧时倚栏共语处的楼下水,谁知今日又流到何处了呢?含有无限感慨之意。此日登楼极目远望,只见连天芳草,平野苍然(谢朓《郡内登望》:“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不知何处是归路,已使人神伤下泪,又何必再增此“残阳”一景乎?杜牧《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 ”,是此两句所本。翻进一层用笔,倍加悽怆入神“晚霁”二句,向晚破晴,波声似乎还夹杂着雨声 。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云:“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廖于“无人舟横野渡”前更著一“悄”字,索寞、孤寂的心境全出。结三句“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写雨后,江上数峰青青,芳草更在天涯之外,烟树参差凄迷;如此境界,反映了无尽怅惘之情。画面开阔 ,落笔淡雅,细玩词意,情味极佳。钱起《省试湘灵鼓瑟》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苏轼《蝶恋花》云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云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廖词袭用并糅合以上三家诗词的语意,别出意境。
廖词熔裁前人诗词,又自出境界 ,有不尽之意,故妙。此词因题安陆浮云楼,又称道杜牧为此楼赋诗之绝妙,因此运用杜句之处亦特多。除杜牧诗外,此词还融合或化用多家诗词,语如己出。此词的另一妙处是语淡情深,优雅别致。周颐评“塞鸿”三句,以为“神来之笔,即已佳矣 ”;而“催促年光”以下六句,“语淡而情深”。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作者廖世美简介

廖世美是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词人,生平无考,据传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人。现存词两首(一说三首),均见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廖世美的其它作品

○ 好事近·夕景

○ 廖世美更多作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