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令人惋惜的意思 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几位亡国之君,虽然很有能力,奈何王朝气数已尽
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几位亡国之君,虽然很有能力,奈何王朝气数已尽
1,秦王子婴
秦二世三年,完全掌握了朝政,野心极度膨胀的丞相赵高试图自立为帝,派女婿咸阳令阎乐逼杀了秦二世。赵高召集大臣告知诛杀秦二世的情况,然而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婴。赵高称子婴为"秦王",为了日后自己继续篡位做好了准备。子婴假托生病,不理朝政,赵高数次派人来请子婴,子婴不去,赵高亲自前往子婴所在的斋宫,说:"朝见宗庙有关国事,君王为什么不去?"趁此机会韩谈刺死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在咸阳城内示众。
子婴临危受命,即位后诛杀赵高,整肃朝纲,整顿军队,抵御义军。但此时秦朝已不再是那个强秦,在六国贵族打击下秦之天下土崩瓦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天子之命只有四十六天的子婴迅速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魄力,以图重振大秦,但大势已去,子婴无力回天,最后被项羽杀害!
2,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在文帝时期就屡立战功。隋朝平南陈,二十岁的杨广是统帅,真正指挥全军的是高颎,平陈后,进驻建康,杀掉了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及宠妃张丽华,封存府库,将陈叔宝及其皇后等人带返长安。平陈之后因为隋朝政策有所偏差,江南各地叛乱。杨广奉命赴江南任扬州总管,与杨素一起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
开皇末年,隋文帝和皇太子杨勇的矛盾爆发,杨广趁机争夺太子位,开皇二十年,隋文帝废杨勇,立杨广为皇太子。继位后改革官制、开科举成后世制度模板;隋炀帝亲征灭吐谷浑,征契丹、伐琉球、败突厥,三征高丽;炀帝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他的这些举措利在千秋,却亡在了当代,如果隋炀帝步子迈的小一点,可能就是另外一番结局!
3,金哀宗
金哀宗,面对破碎河山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励精图治,企图挽救金国于危难之中,即位后立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内,大胆起用完颜合达、犯人完颜陈和尚等女真卓越将领,起用胥鼎等文武兼备的致仕官员;对外,与西夏与南宋停战、和解,专力抗击蒙古。
他整顿吏治,加强法纪,广开言路;任用忠臣良将。对外缓和与宋、西夏关系,专心抗击蒙古并多次取胜,然而却回天乏术。城破之际金哀宗不愿做亡国之君,禅位完颜承麟后自缢而亡。

4,崇祯帝
明崇祯帝勤于政务,崇祯十五年因“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竟遭辅臣的批评,崇祯帝连忙自我检讨。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继位后铲除阉党,生活节俭,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却无法挽救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
崇祯帝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展现出大明近300年的魄力与魅力!展现出汉族政权最后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