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祖上杀猪对后代的影响 后代获知祖上杀人如麻的劣行都觉得恶心、恐惧,而此人却逃得一死
后代获知祖上杀人如麻的劣行都觉得恶心、恐惧,而此人却逃得一死 三国时,蜀主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说:「 ”刘禅可辅佐就辅佐,如不行,就自为蜀主。” 刘备的话让诸葛亮大吃一惊,急忙表白要鞠躬尽瘁,死而

后代获知祖上杀人如麻的劣行都觉得恶心、恐惧,而此人却逃得一死
三国时,蜀主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说:「 ”刘禅可辅佐就辅佐,如不行,就自为蜀主。” 刘备的话让诸葛亮大吃一惊,急忙表白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方才放心。又苦心孤诣地给远在成都的刘禅写下遗诏,其中告诫刘禅:「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可谓是用心良苦。 然而,刘禅是阿斗扶不上墙,诸葛亮一死,他便不假思索采纳了光禄大夫谯周的主意,奉书魏国大将邓艾,献国投降。 投降书中极尽卑躬屈膝地吹捧对方的语句,说蜀汉是无德无能, 只因既贪又窃,才使蜀地与京师割裂,如今神 武大军到了,怎敢不洗心革面,以顺天命?这种辱没祖宗的无耻话语,绝不相信是出自曾为人君的王者之口。 刘禅在投降后,举家东迁,来到魏都洛阳。司马昭指责他说:「 ”您荒淫无道,废贤失政,应当处死。”刘禅面如土色,手足无措。 谁料想魏国众文武官员倒救了他一命,说是虽然无道,却幸好能早早归降,既然投降了,就应该赦免他。于是司马昭就封刘禅为安乐公,给予住宅,每月给份钱。刘禅就安安乐乐地做起了安乐公。 后来,司马昭曾设宴招待他,意在试探他是否安心做顺民。先上演魏乐魏舞,蜀国降官神色黯然,颇为感伤,惟独后主面有喜色,司马昭又让蜀人扮演蜀地乐舞,蜀国降官纷纷堕泪,有不堪回首之感,独后主嬉笑自若。 酒至半酣,司马昭见后主依然如故,终于忍不住对贾充叹道:「 ”人之无情,乃至于此!即使诸葛亮仍然健在,也断然不能使刘氏久全,何况姜维呢!”于是问后主刘禅: 「 ”你想不想念故国蜀地呀?” 后主说:「 ”这里很快活,不想。” 过了一会儿,他起身如厕,郜正跟随到厢下,纠正后主说:「 ”陛下怎么能回答说不思念蜀地呢,倘若他再问,可以哭泣着回答说:‘先辈坟墓,远在蜀地,我心中西向而悲,无日不思。’晋公(司马昭)必然放陛下回蜀,” 后主牢牢记住,然后入席。酒喝得微微有些醉了,司马昭又问道:「 ”很想蜀地吧?” 后主就用郜正教的话回答了,想哭吧,又没泪水,于是就闭目不语。司马昭早已猜到其中奥秘,就问他;「 ”这怎么很像郜正的话呀?” 后主张目惊视道:「 ”确实如您所说。” 司马昭及左右从人一起哈哈大笑。司马昭以此深知后主是平庸之人,无须挂怀,便不加迫害,又过了几年才正常死去,死后还被封为「 ”思公”。 司马昭的统治十分黑暗,诛杀异己不可胜数,以至于司马氏的后代从别人口中听到自己祖上杀人如麻的劣迹时都觉得恶心、恐惧。然而,刘禅竟然在他的手中逃掉一死,不知是何等幸运! 假使他不是这般愚蠢、麻木不仁,可能早死了,无葬身之地。但刘禅的逃生依然为人所不齿。 因为他虽然苟且偷生,却人格尽失,如行尸走肉,还不如一死。 很赞哦! (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