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的例子 古代文人求真务实严谨的例子,急求
古代文人求真务实严谨的例子,急求 古代文人求真务实,严谨的例子有汉朝时期的刘德,他对儒学做到了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严密谨慎。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三子,于公元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刘德非常
古代文人求真务实严谨的例子,急求
古代文人求真务实,严谨的例子有汉朝时期的刘德,他对儒学做到了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严密谨慎。
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三子,于公元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
刘德非常喜好儒学,衣着服饰,言行举止都仿效儒生,山东的众儒生多依附于他。
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
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
这时,河间王刘德却应时而起。
刘德为王26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政治漩涡,而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
为了收集书籍,刘德的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
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凡闻民间有善书者,就亲自前去以重金购之,并命人重抄一份留给百姓;对不愿出让的,他就好言求之,从不采取强制手段。
这对当时的绝大多数统治者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刘德贤名远扬,众多知识分子都不远千里,携先祖旧书,送给刘德。

对这些人,刘德均给予重用和奖金。
其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
刘德于公元前130年逝于封国。
他的作为受到知识分子的追捧,班固在《汉书》中专门为之立传,其传首就评价刘德治学“实事求是”。
扩展资料:
“务实求真”是每个人对待事物时,追求事物真实性的基本应有的态度。
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刘德就是因为务实求真及严谨的态度,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古籍收集与整理中,才能赢得天下众知识分子的拥护及声名远播的贤名。
很赞哦!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