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伍次友简介 历史上有周培公这个人吗
历史上有周培公这个人吗
历史上有周培公这个人。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
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
人物生平
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
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
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进兵,他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目空一切。
图海命周培公携带康熙帝赦诏,再次进城抚慰。
王辅臣派龚荣遇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图海献平凉名册,其子王吉贞及总兵等上缴吴三桂投递的函札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接受清廷招抚。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
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
康熙皇帝还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规定了祭祀规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办理。
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后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到荆门家乡。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清。
赋闲在家的周培公仍不时关注朝廷政事,希望复起,闻讯后连忙赶写平叛“条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帝采纳,任命周培公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
扩展资料:
1、历史评价
《清史稿》:(周培公)好奇计。
图海:为母舍身之孝,为国忘躯之忠。
2、个人作品
周培公一生写过不少诗,曾在当时广泛流传。
在其陕西军旅时写有:“老去辞家事远游,幽年何故久淹留,燕关秦塞长为客,露竹蝉风早报秋。
半壁灯昏人破梦,一声鸡唱月当楼。
此时离愁添多少,不见归鞍到郢州。”
晚年,他写有一首诗寄朋友、兵部左侍郎张可前,诗云:“青山作障水环洲,遥念名园花事稠。
别后孤舟对明月,归来卧病又新秋。
门无剥啄皆因懒,邑有流亡徒抱愁。
何会与君重会面,晚风同上仲宣楼。”周培公的著作,被收入《介庵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培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