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原因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历史意义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历史意义
1.《中国土地法大纲》何时颁布,其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这是官方说法,你看看:一九四七年九月,gcdzg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村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于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
土改前的土地契约、债约一律缴销;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他营业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本法公布前已平均分配的地区,农民不要求重分,可不重分。
中国土地法大纲意义《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但肯定和发展了1946年五四指示中提出的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其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成为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公布与实行总结了gcdzg二十多年土地革命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它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祝你顺利,如果对回答满意,请采纳,这年头助人为乐也不容易,鼓励鼓励热心人~~~~~~~。
2.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意义
《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但肯定和发展了1946年五四指示中提出的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其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成为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公布与实行总结了gcdzg二十多年土地革命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它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3.土地改革的内容,意义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gcdzg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7.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947年9月13日,gcdzg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第一,它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这就公开举起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革命旗帜。 第二,它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
第三,它还规定了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土改的合法执行机关,规定可以组织人民法庭来保证贯彻土改的政策法令,维护革命秩序。 这样就把放手发动农民群众自己起来打倒地主、取得土地,同由政府颁布法令、支持群众的斗争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土改运动得以彻底地进行。
《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时候,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汇人伟大的民主革命的洪流。
5.《中国土地法大纲》通过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土地法大纲》深刻阐明了土地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成为一部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
它的公布和实行,有力地推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使广大农民在经济上彻底翻了身,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使几千年来中国大地上盘根错节的封建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最深人地发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调动了最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踊跃参军。仅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有148万人,东北解放区达150万人。
全面实行土地改革的广大解放区,成了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所急需兵员和钱粮的主要来源。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推动了革命政权的稳步建设。
6.中国土地法大纲历史作用
《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还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个人所有。
它是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公布与实施总体上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首先是贫雇农的土地要求,尤其是它规定了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土改的合法执行机关,规定可以组织人民法庭来保证贯彻土改的政策法令,维护革命秩序,保证了土改运动得以彻底地进行。
7.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 ①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半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②规定土改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③规定保护土改的司法措施。
对一切对抗破坏土地法大纲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扩展资料: 《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但肯定和发展了1946年五四指示中提出的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其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成为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
它的公布与实行总结了gcdzg二十多年土地革命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它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九四七年九月,gcdzg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全国土地会议,于九月 十三日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于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土地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