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戏剧大舞台一甬剧 甬剧的特点

火烧 2021-12-12 07:51:48 1051
甬剧的特点 甬剧音乐曲调丰富,共计约有九十种。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演化而来的“基本调”,从宁波乱弹班中带来的“月调”、“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词和一些地方小调。其唱腔可大致分

甬剧的特点  

甬剧音乐曲调丰富,共计约有九十种。

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演化而来的“基本调”,从宁波乱弹班中带来的“月调”、“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词和一些地方小调。

其唱腔可大致分为四大类:

(一)基本调类:包括2/4节拍的老基本调和1/4节拍的流水,唱词为七字句(四三或二二三)式,曲体结构为起-平-落格式。

“起”即“上韵”,唱前有音乐起板或引奏,唱完有固定过门;“平”部最具特色,是吟诵体齐言上下句的长段清唱,无伴奏,句数不限,但须成偶,唱至最后一个上句的末三个字时,在节奏和旋律上有个明显的强调,称为“送腔”,将转入“落”;“落”即“下韵”,句幅较长,乐队托腔伴奏,最后有尾奏。

基本调的调式是羽调式尾转商调式,男女同宫异腔。

这类曲调,由于功能和板式不同,又分为老基本调、新基本调、流水三种。

基本调长于叙事,主要用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较复杂的思想表情。

(二) 四明南词类曲调。

这类曲调均为七言上下句2/4拍,男女同腔,适合抒情,其支声式伴奏优美,节奏活泼,旋律舒展。

常用的有:平湖调,商调式,上、下句各有许多花腔,句幅长,速度慢,用于抒情场面。

另有紧平湖,多系反面人物所唱。

戏剧大舞台一甬剧 甬剧的特点

赋调,角调式,与基本调相互转移极易,句幅紧凑,适合抒情和叙事。

另有紧赋调,1/4拍,相当于流水。

词调,人物哭诉、伤感时多用徽调式。

这一类曲调主要勇于叙述故事情节。

(三) 二簧类。

从绍兴乱弹中吸收融化而成的〔清水二簧〕、〔快二簧〕、三五七以及五十年代后从杭剧中吸收的武林调等。

二簧类都是七字句的上、下句格式,有正、反宫,由于板式不同又分为:慢二簧,又称清水二簧,4/4拍,与乱弹中的二凡已很不相同,节奏舒展而宽广,旋律激越而流畅,适宜表达慷慨激昂、凄怆悲壮等情绪。

快二簧,与乱弹的流水相似,但旋法不同,多表现悲愤、焦急的情绪。

(四)杂曲小调类:这类曲调数量多、来源广,有当地的山歌、马灯调等,也有江南地区普遍流行的小调,用来作为情节片段之间的插曲使用。

以上四类曲调,均可在一个戏中混用,彼此可互相联缀、转接。

甬剧在“对子戏”、“两小戏”阶段,舞台演出只有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而且演出以“丑角”为主,演员都为男性,一些“旦角”也由男性扮演。

“三小戏”阶段角色也只有一丑一旦一生。

滩簧时期行当分生、旦、丑、老生、老旦五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