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 2014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哪些问题
2014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哪些问题
2014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哪些问题
税制模式存在弊端。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平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征税额与纳税人收入水平相适应以保证各纳税人之间税负水平均衡。分类所得税制是将纳税人各种所得按照收入性质划分为若干类,对不同类别的所得设计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分别计算征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将个人收入划分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等11类。 这种税收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分别征收,有利于控制税源;缺点是各类收入所使用的税率不同、免征税额不同,导致不同类别收入的税负不同,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容易产生综合收入高、应税所得来源多的人税负轻,综合收入低、应税来源少的人税负重的现象[.征收范围不全面。个人所得税在课税范围的设计上,分为概括法和列举法。列举法又分为正列举方式和反列举方式。正列举方式就是对税法中明确规定的项目予以课税,没有出现在税目中的项目不用纳税。反列举方式则是明确规定出不在纳税范围的项目,除此之外所有项目都要纳税。一般来说,正列举方式的范围相对于税源来说是有限的,反列举方式的范围往往是接近税源的。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正列举方式加概括法,列举法规定了10个应税项目,并运用概括法规定了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收的其他所得。主要采用正列举方式确定税基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征税范围的扩大,虽然用概括法规定了其他认定的应税项目,避免税基流失,但是因其规定的模糊性,易在征纳过程中引起征纳双方的纠纷和纳税人逃避税行为的发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技术市场、人才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发育和成长,我国居民的收入已由工资收入为主向收入形式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目前在我国居民所得中,不仅工薪、劳务报酬所得等劳务性收入成为个人的重要所得,利息、股息和红利等资本性收入也逐渐成为居民个人所得的重要来源。此外,劳保福利收入、职务补助、免费午餐及其他实物补助形式也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变化在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下都无法自动地成为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使得所得税的税基过于狭窄。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利用这一税制缺陷,减少现金奖金和工资的发放,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地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提供健身俱乐部会员卡、用餐券、假期旅游等福利,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金额,侵蚀税基[
个人免征额标准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纳税人的实际情况。设立个人免征额的目的之一是为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资料及教育培训费用,家庭成员所需生活资料的费用等。我国目前的个人的所得税制度实行收入减去固定标准的免征额作为应税所得额的方法,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不同的纳税人的赡养费用、子女抚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上述情况不同,各纳税人的生活必要支出就不同,实行固定免征额的方法不科学。

税率设计不尽合理。目前我国对工资薪金实行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45%,与世界各国相比,这一税率偏高。过高的税率一方面会增强纳税人偷漏税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45%的税率在现实中极少运用,这一税率只起象征性的作用,有其名而无其实,却使税制空背了高税率之名。
征收管理力度不足。 (1)征收方式难以控制高收入者。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也采用了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法,但侧重点不同,我国更侧重源泉扣缴。由于税法没有对所有纳税人要求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检查信息是单方面的,无法有效进行监督,使得源泉扣缴的执行力度在不同单位间有很大的差别。源泉扣缴执行力度的不同使得个人所得税只管住了工薪阶层,没有管住高收入阶层。自行申报目前尚未全面铺开,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只有5种情形下的个人收入应自行申报。由于没有实行全面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税收流失难以避免。 (2)征管水平低、手段落后,使征管效率难以提
税收问题:我国个人所得税问题
这个可以用倒退法计算。
500*5%=25
(2000-500)*10%=150
(5000-2000)*15%=450
属于15%这一档
简单一元方程:(400+125)/15%=3500
加上生计费=3500+2000=5500
故实际收入为5500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存在哪些问题
税目存在问题;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通常有三种:1、分类所得税制。即纳税人的各项应税所得按其来源或性质分类,并对每一类所得按照各自适用的税率分别依率计征税款。2、综合所得税制。即纳税人的各项应税所得汇总后统一计征所得税。3、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是分类所得税与综合所得税相结合的一种税制模式。即纳税人的各项应税所得按其来源或性质,有些采取分类方式计征税款,有些采取综合方式计征税款。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计税模式,这种计税模式,虽然能够简化税额的计算手续,便于源泉扣缴,但难以掌握纳税人的总体收入水平和负担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多种经营与分配体制并存,我国居民个人收入来源渠道以及收入项目呈现多样化、多元化、隐性化,多处兼职和取得收入的人越来越多。“分类所得税”计税方法使那些多渠道取得收入,收入分属若干税目,总体收入高的纳税人税负相对较轻,而那些收入渠道单一、总体收入少的纳税人税负相对较重,已不能体现“多得多征,公平负担”的原则,易诱发合理避税逃税的现象。但是在腾讯众创空间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
计税方法不科学;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基本上采用按月计征税款的方法(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除外)。这种计征方法,难以适应由于行业生产经营季节性和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带来的纳税人各月份之间收入不平衡的特点,以及实行年薪制的企业,造成税收负担不平衡。纳税人因此分解收入,达到降低税率,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的,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说明公共收入存在哪些问题
,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产生和发展出发,通过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例如单一的分类所得税制产生的不公平问题;税制结构不合理,导致税负不公;公民纳税意识淡薄,偷逃税严重;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税收优惠政策多、漏洞大。从而提出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和措施,即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建立综合征收与分项征收相结合的税制模式;调整税率结构,公平税负;提高公民纳税意识;提高征收管理手段,减少税源流失,扩大征税范围;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更有效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个人所得税问题
国家的税收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高铁、公路、国防、水利、电力等
1.中国公民王某2008年的收入情况如下:
(1)每月取得工薪收入2500元,12月取得一次性年终奖36000元;
答:每月的2500,(2500-2000)*5%=25
36000/12=3000,属于第二档,36000*10%-25=3575
合计 25*12+3575=3875
(2)应邀至企业讲学,一个月共分三次讲完,每次收入600元;
答:600*3=(1800-800)*20%=200
(3)购买福利彩票中奖11000元;
答:11000*20%=2200
(4)出版实用技术专著,获稿酬收入7000元;
答:7000*(1-20%)*20%*(1-30%)=784
(5)购买国库券,利息收入13200元;
答:不需要个人所得税
(6)2006年购买股票,本年度分回现金股利13200元;
答:13200*20%=2640
(7)业余翻译资料,一次性收入750元。
答:不需要个人所得税
合计:3575+200+784+2640=7199
不知道对不对啊,如果有答案就告诉我啊
91C、92A、93B、94C、95D、96A、97A、98A、99A、100C。
全部六组答案仅供参考。
应纳税额所得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正常补申报就可以了,应该有两种结果,一是补缴滞纳金,按补缴税款的金额和滞纳天数补缴,应该没多少MONEY;二是调9月份的账,将工资做账务处理,应付工资,不给员工发。11月份作为补发工资,正常按9月一个月的收入计算税款然后和10月份的税款合计,缴税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应该都认可补发的工资可计入应补月份工资收入。建议最好去主管税务机关咨询一下,这个问题应该很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