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夏朝到清朝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什么样的

火烧 2021-11-18 07:25:02 1150
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什么样的 1、政治:清朝由于专制皇权的强化,防范制度的完善,有清一代大部分时间没有出现汉唐以来母后专权、权臣擅政、外戚篡权、宦官乱政、臣僚结党等局面。这样“家法”也极易导致清朝“全

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什么样的  

1、政治:清朝由于专制皇权的强化,防范制度的完善,有清一代大部分时间没有出现汉唐以来母后专权、权臣擅政、外戚篡权、宦官乱政、臣僚结党等局面。

这样“家法”也极易导致清朝“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

清朝政治制度凸显满洲的地,压抑汉官的积极性,从长远看,对清廷政权的稳定并不利。

2、清帝推行了令民垦荒的政策。

使得华北、华中地区先后着令准垦,一些边疆如新疆、青海、海南、台湾等省于清朝中叶先后实行开垦政策,而东北地区直到清朝后期才准许大量汉人前往开垦;

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促使一些新的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和发展。

3、文化:尽可能保留本族文化,并且维持本身文化与汉文化的平衡。

清初以来,所有施政文书都以汉文、满文两种文字发布。

自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传统经典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

到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

到19世纪,官方文件中的满文已基本为汉文所取代。

然而儒家的一些思想清朝皇帝没有完全接受。

扩展资料:

清朝的衰落:

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

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政治日渐腐败。

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

白莲教于1770年代举兵,后来又于1796年爆发川楚教乱,八年后被清军镇压,领袖王三槐被处死。

台湾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于1787年发动林爽文事件。

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即嘉庆帝。

乾隆至1799年去世,嘉庆帝方得以亲政。

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清朝继续走向衰落。

夏朝到清朝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什么样的

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掌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

官场中,结党营私、相互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

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

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

阶级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清朝政治

百度百科-清朝经济

百度百科-清朝文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