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百家讲坛合集 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五位嘉賓送祝福,酈波這首詩你沒聽過…
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五位嘉賓送祝福,酈波這首詩你沒聽過…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總決賽,終於盼到了五位嘉賓老師齊聚一堂的豪華陣容。王立羣、康震、蒙曼、楊雨、酈波五位老師分別在開場之時以詩詞送上祝福。他們都說了什麼呢?
王立羣: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晉·陶淵明《移居兩首》(其一)
王立羣老師引用了陶淵明《移居兩首》(其一)的最後兩句。陶淵明三大愛好——喝酒、讀書、彈琴。而且最出名的是"好讀書不求甚解"。其實,愛書的人又怎會真的不深入理解書意呢?不過是不以"做經濟學問"這種功利目的角度出發罷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好文章與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互相分析鑽研。後來演化爲成語"賞奇析疑"。
王立羣老師說: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相互切磋。讓更多的觀衆喜愛詩詞,傳播詩心。
康震: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康震老師引用了唐朝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北固山"在今天江蘇鎮江,地理環境是三面臨江,水闊天青。詩人一路行來,正直夜幕,恰是歲末,看到這"潮平岸闊"的景象,一方面被這浩渺的水勢所打動,同時也觸動了思鄉之情。
康震老師說:通過詩詞大會,通過學習詩詞,我們的人生會越來越美好。在此衷心地祝願我們和我們的家人健康幸福,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
蒙曼: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的《與諸子登峴山》是一首弔古傷今的五言律詩。前兩聯具有哲理性,後兩聯轉而寫景抒情。蒙曼老師僅僅引用了前兩聯,憑空落筆,從平凡的真理入手,進而寫到"江山勝蹟""我輩登臨",到此戛然而止,無傷感意,卻有豪邁之情。
蒙曼老師說:我們腳下的土地,我們口中的詩詞,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在後人的眼裏,我們也是他們的古人。希望我們能夠跑好屬於我們自己的接力棒,爲我們的後人譜寫我們這個時代的華章。
楊雨: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唐·岑參《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是作者在天寶十三年(754年)赴北庭途經臨洮時所作。岑參特別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這首詩也如此,先寫塞外奇景,進而抒發詩人爲國事不辭辛勞,甘心付出的豪壯之情。
楊雨老師說:希望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國,有家,也有詩;愛國,愛家,也愛詩。
酈波:雲水滄溟一片心,江山萬里此登臨。平生家國縈懷抱,四海清輝照古今。
這首詩,九微孤陋寡聞,的確沒學過、沒背過,甚至沒讀過!原來,這是酈波老師的大作,首句暗含了酈波老師的名號。
酈波老師,字雲水,號滄溟,人稱"滄溟先生"。
謙謙君子,低調儒雅。不論參加過什麼節目,做過多少次嘉賓,卻始終堅守着三尺講臺,在那一處寧靜的港灣自得其樂。如果你以爲酈波老師只沉醉於書卷,那就又錯了。看這首詩:登臨萬里江山,胸中家國情懷,輝耀古今四海!這既是酈波老師的自我剖白,也是對各位選手、對每一個喜愛詩詞之人的殷切希望。
(九微喵喵原創,喜歡請關注,歡迎交流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