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称霸中原的霸主是谁 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春秋时期)
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春秋时期)

在春秋初期,郑庄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战争。
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诸侯失控。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强者力图向外扩张,出现了大国争夺对小国控制权的争霸战争。首先在中原图霸的是郑庄公。郑国于周平王二年(前769年)、四年,先后击灭郐(今河南密县东南)和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定都新郑(今河南境)。
由于郑地处中原腹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国力日渐强盛;加以郑君担任辅佐王室之卿士,政治地位优越,使郑成为春秋初期的主要强国之一。郑庄公继位后,首先肃清国内分裂势力,乎定了共叔段之乱(参见鄢之战),尔后采取远交近攻方略,联合距离较远、对其威胁不大的齐、鲁,共同对付邻近的宋、卫。
郑国从平定共叔段叛乱之时至庄公去世的二十一年(前722―前701年)间,对外作战10余次,多获胜。较大的作战共6次:周桓王二年(前718年),在北制大败卫之与国南燕军(参见北制之战);六年,大败来犯之北戎军并歼其前军(参见郑抗北戎之战);七年,在戴全歼宋、卫、蔡联军(参见戴之战);八年,与齐、鲁联合攻占许国并大败宋军;
十三年,在葛击败周桓王所率周、蔡、陈、卫联军并射伤桓王(参见]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为大国争霸打开局面;十四年,郑又出兵援齐,重创北戎军。至此,郑庄公的图霸事业达到顶峰。
点评:郑庄公的图霸事业虽达到顶峰,但由于郑处四战之地,周围均为文化发达的实力较强的国家,难以大幅度开拓疆域。郑庄公在战略上又犯有忽视政治影响、侧重武力手段的错误,无视千年来之尊王思想及礼制观念,与周室交恶,直至交战,致失去多数小国同情与支持。
郑庄公逝世后,郑国亦随之衰落。但郑庄公的图霸之举使周王威信扫地,标志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的结束,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