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师旷撞晋平公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火烧 2021-08-09 20:56:47 1074
师旷撞晋平公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师旷撞晋平公 [作者] 韩非 [朝代] 先秦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

师旷撞晋平公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师旷撞晋平公

[作者] 韩非   [朝代] 先秦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标签: 励志 国小文言文 故事 哲理 文言文 其他

《师旷撞晋平公》译文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高兴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谁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乐师, 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呀。”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

《师旷撞晋平公》注释

选自《韩非子》。
1.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
2.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
3.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
4.师旷侍坐于前:师旷陪坐在前面。
5.援:执持,拿。
6.衽:衣襟、长袍。
7.太师:师旷。
8.谁撞,即撞谁。
9.言于侧:于侧言。
10.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11.除之:除掉他。除:清除,去掉。
12.故:所以。
13.被:通“披”,披着。
14.师旷:盲人乐师。
15.是非君人者:这不是国君。
16.释:放。
17.酣:(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18.喟然:叹息的样子。

《师旷撞晋平公》作者韩非简介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0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市)。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在《史记》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始皇的重视。目的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韩非子》是韩非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里面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目的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师旷撞晋平公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韩非的其它作品

○ 智子疑邻

○ 郑人买履

○ 滥竽充数

○ 扁鹊见蔡桓公

○ 韩非更多作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