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锡伯族名人 锡伯族西迁新疆那么远为什么不迁往南方近一点的地方呢
锡伯族西迁新疆那么远为什么不迁往南方近一点的地方呢
现在的锡伯人有个说法:“新疆的锡伯族人根在沈阳,魂在察布查尔。”其实锡伯人的远祖生活在更北边的黑龙江以北。
以后逐渐南移到海拉尔以南扎赉陀罗河流域。
清顺治、康熙年间,移至齐齐哈尔、墨尔根(嫩江)、伯都纳(吉林省扶余县)一带。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将锡伯部落的主体南迁到盛京(今沈阳),让后者在此扎根。
十年后,锡伯兵丁自筹六十两白银在盛京皇寺附近建了内外五间的家庙。

作为锡伯族祭祀祖先的圣地,“自京师延请甘珠尔经一百零八卷,每年四季,使众喇嘛聚诵佛经不止。”据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的碑文记载,南迁时,锡伯部众分为三大部,于康熙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年分别迁入盛京。
要知道,这三年,在清朝历史上可老重要了。
原来,清朝前期历任君主都在致力于巩固和开拓边疆。
而康熙朝在西北边疆的最大麻烦,就是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噶尔丹一直想建立新的“草原帝国”,这就与清朝的核心利益针锋相对,经过多次激战,康熙两次亲征,噶尔丹的主力被消灭。
康熙三十六年,皇上第三次亲征噶尔丹于宁夏,穷途末路的噶尔丹自杀。
准部的威胁消解后,康熙开始擘画北方的整体防务,锡伯三部的南迁盛京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逐次开始的。
康熙三十七年,太后、皇上母子东巡盛京一带,在一宫三陵盘桓好久,康熙皇帝借机全面整饬东北防务,裁汰冗员疲兵。
充实新鲜血液,骑射能力强、民风淳朴的锡伯官兵令皇上非常满意,锡伯部的第二拨南迁即以此为背景。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先是南巡,接着出巡塞外,锡伯的南迁也基本完成。
到康熙四十年,南迁才大功告成。
前后共有锡伯官兵两千多人和他们的家属安置在盛京城的北部,成为清廷拱卫陪都,安定塞外形势的一颗重要棋子。
迁到此地之后,锡伯族人从事农耕,安居乐业。
一晃儿几十年过去,到了乾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