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5000年历史顺序 历史抗日战争题纲

火烧 2022-02-20 06:28:12 1032
历史抗日战争题纲 1.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提纲 识记: 1. 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进而占领沈阳及整个东北。从此,中国开始的局部抗战。 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

历史抗日战争题纲  

1.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提纲

识记: 1. 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进而占领沈阳及整个东北。

从此,中国开始的局部抗战。 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全面抗战)开始。

3.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杀中遇害的中国军民达30多万。

4. 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1940年秋,ph指挥八路军集中105个团的兵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9月9日侵华日军向南京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0月25日台北受降仪式举行,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1895~1945)结束,台湾重新回归祖国。

6. 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规定md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综合运用: 1.⑴什么是西安事变?⑵是哪两位将军发动的?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⑶为解决西安事变,中共采取什么方针?为什么要主张这样解决?中共派谁为代表前往西安谈判处理?⑷西安事变最终是怎么解决的?⑸有何意义? 答:⑴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到拒绝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这就是西安事变。⑵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为了逼蒋抗日。

⑶事变发生后,gcdzg以全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方针,派ze前往西安谈判处理。⑷经过gcdzg和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的主张,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⑸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中共七大召开于何时何地?有哪些内容?其意义是什么? 答:⑴1945年(4~6月),延安。

⑵内容:①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gcdzg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②大会通过了新党章,明确规定md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大会选举了以md为首的中央委员会。(④会上,md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dz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lq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⑶意义:①中共七大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②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政治团结和思想统一;③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的侵华。

请回答: ⑴第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是在何时?结果如何? 答: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详见“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 ⑵日本第二次大规模的全面侵华又是在何时?结果如何? 答:1937年~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战的胜利。

⑶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及其领导党派或指挥者。gcdzg领导的两支抗日军队的名称叫什么? 答:①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bl、聂荣臻、罗荣桓等(共产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国民党);百团大战——ph(共产党);湘西会战——(国民党)等。

②八路军和新四军。 ⑷抗日战争的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答:最主要的原因:国共两党相互配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日。

意义: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它洗刷了民族耻辱,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⑸你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提示:①它的性质是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其民族性、全民性特征突出;它经历局部战争逐步向全民抗战的过程;它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相连;等等。

②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 ⑹你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处的地位(国际意义)? 要点提示: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的国家,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本“北侵南进”,从而有力的支援了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正义力量的反法西斯斗争。) ⑺你认为抗日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崇高气节;等等。

⑻当前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提示:①因素: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

2.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抗战大事记

1931.9.18,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就此展开;

1932.1.28,日军于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在上海建立侵华桥头堡;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同年在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7.7.7,日寇于北平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1937.8.13,日军发动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8.13——11.12)就此展开;

1937年9月至11月,太原会战展开,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并于9.25.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所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忻口之战十万将士壮烈殉国;

1937.12.13,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血腥屠杀;

1937年年底1938年5月,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以徐州为中心展开徐州会战,其中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

1938.6.12至10.27,武汉会战展开。武汉会战后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军主动发起“冬季攻势”,取得一定战果;

1940.5月至6月,枣宜会战展开,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1940.8月至12月,百团大战;

1942年起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参战,于1945年与美英军队配合初击败侵缅日军;

1944年抗战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1945.8.6与8.9,美军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8.9,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

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

5000年历史顺序 历史抗日战争题纲

1945.9.9,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1948.12.23,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于东京巢鸭监狱被处以绞刑。

根据这个大事记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事件去搜索一下就好。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3.关于庆祝抗日胜利65周年的作文提纲急需一个庆祝抗日胜利65周年的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65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65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又一个关键时期.伟大的抗战精神昭告我们: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在gcdzg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能击败任何外来侵略,而且必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爱国主义旗帜下的大团结、大联合,既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前提,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68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战的烈火点燃.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不计前嫌,进行改编,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宣布改编头一天,许多战士纷纷问:打日本鬼子为啥非得穿国民党军服?军团参谋长左权动员说:为了抗日,我们戴个国民党的帽子有什么关系?大家跟着他的口令,脱下了五星八角帽……”当时在红军担任排长的李荣之回忆说. 在gcdzg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 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水,回民支队让日军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救亡组织纷纷成立,不同党派、团体捐弃旧怨,共赴国难.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全民抗战的大潮让侵略者“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妄言彻底破灭. “我们选择回国,就是要跟日本人拼,随时准备死!”当年在滇缅公路运送物资的南洋华侨王亚六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那个时候,才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 “民族大团结是抗战精神的核心.”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主编荣维木认为,这既是抗战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经验.“民族生存需要它,民族发展需要它,当前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华民族,更加需要它!” 慷慨赴死、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是抗战将士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国难当头,英烈辈出.从杨靖宇、彭雪枫,到佟麟阁、张自忠……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年,日本年产钢580万吨,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大炮740门.而当时的中国,钢的年产量只有4万吨,军事工业薄弱,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 这又是一场让侵略者胆寒的战争: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中国以伤亡3500万人的惨重代价,最终打垮了骄横一世的日本法西斯…… 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 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之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奋起抵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gcdzg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8年抗战,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伪军118万人. 爆炸英雄李勇、女战斗英雄吕俊杰、神枪手李殿水……65多年前出版的《晋察冀画报》,记录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英雄顽强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确保了全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军事经济学院政治教研室教授王松说. 66年前的早春,34岁的冼星海只用6天时间,创作出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振聋发聩的吼声,伴随黄河的滔滔水音,传送至今.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词,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动情地说:“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我们今天的事业仍然需要这种精神,仍然需要唱响新时期的‘黄河大合唱’.” 抗战的历史证明,在gcdzg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勇前进,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抗日战争究竟将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全面胜利?——危亡关头,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沉重思考,灼痛中国人的心.关键时刻,md集中全党智慧写就的《论持久战》等重要着作,系统阐述了全面全民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拨开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重重迷雾. 国难当头,方见中流砥柱.8年抗战,gcdzg坚持抗战的立场始终如一;全面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gcdzg的正确主张,贯穿风云变幻的抗战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gcdzg首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1933年1月,md、dz向国民党军队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建议;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即通电全国,号召“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gcdzg的坚强领导和核心作用,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长期研究抗战史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说. 冲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万里长征的4万名红军战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万名走出深山的游击队。

4.搜集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从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日军在南京总统府插上太阳旗。实际上,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日两国就开始了地区冲突,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的江桥抗战,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下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人民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战役,因此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日本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上海市,以及热河、察哈尔两省。至1937年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对于最早失陷的东北三省来说,抗日是从1931年到1945年,长达14年之久。

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以两国宣战日算起,中国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而中国战场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同盟国胜利而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至此,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view/2587.?fr=ala0

5.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100字)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1] ,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2]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6.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

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

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

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

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

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七七事变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开始全面侵华。

7.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简短)

中国抗日战争,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gcdzg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政府私下主导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这样算,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而中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同盟国胜利而结束。

8.中国抗日战争历史 总结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总结: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十四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的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告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128万侵华日军向中国投降,日本侵华战犯受到了严正的审判。

中国人民取得近百年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改变了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历史,使中华民族重新找回了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回望屈辱和悲壮的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后的百年间,世界列强几乎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尽管中国人民进行过一次又一次抵抗,但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中国失败而结束的。抗日战争则不同,亿万中华儿女逐步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形成举国御侮的伟大力量,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是一场促进民族觉醒和团结的战争。近代中国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斗争。抗日战争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气势震撼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心灵,激发起全国人民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

这种伟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比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的历次抗争都表现得更强烈、更广泛,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中国自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屈辱地位,一扫近百年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鼓舞着中国人民走出灰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不但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支撑,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国家命运的战争。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之前,中国饱受世界列强欺压,不要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就连起码的平等对话的资格都没有。一个屡战屡败的民族,可能赢得同情,但不可能赢得尊重。抗日战争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创造了历史机遇。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国际地位也随之提高。中国初步废除了各国通过对华不平等条约攫取的许多特权,使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崩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