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平行线必定相交 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笑鬱鬱而終,12年後證明是對的

火烧 2021-10-10 14:27:55 1053
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笑鬱鬱而終,12年後證明是對的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實踐出真知。」在中學課本上,我們都學過伽利略、哥白尼等人為了捍衛真理而犧牲個人自由甚至生命的故事,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敢
平行线必定相交 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笑鬱鬱而終,12年後證明是對的

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笑鬱鬱而終,12年後證明是對的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實踐出真知。」在中學課本上,我們都學過伽利略、哥白尼等人為了捍衛真理而犧牲個人自由甚至生命的故事,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敢於挑戰傳統權威,隨後被大眾視為「異端」,直到去世後,他們的學說才被奉為科學至理。
無獨有偶,數學界也有類似的故事。數學研究什麼?一是數,二是形,而形的數學就是幾何學,幾何學有一門分科叫「歐幾里得幾何」,有時它單指我們都很熟悉的平面幾何。歐幾里得是一個古希臘數學家,他被譽為「幾何之父」,在數學界擁有絕對地位。
就在公元3世紀,歐幾里得編出了一本數學界曠世巨作《幾何原本》,這本書里提到5個公理、5個公設,很長一段時間裡,數學家們對5個公理和4個公設都讚嘆不已,唯獨最後一個公設讓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這個公設就是關於平行線的。
歐幾里得自己也沒給出證明,所以後世的數學家都想搶先達成這個成就,那在數學界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奈何從3世紀到19世紀初,近1600年的時間裡失敗的數學家簡直數不勝數,直到羅巴切夫斯基出現。
羅巴切夫斯基是俄國數學家,出生於1792年。他對這個公設也很感興趣,但就在研究平行線理論時,他發現第5公設的證明怎麼都沒法成立,羅巴切夫斯基沒有像其他數學家一樣沮喪放棄,而是大膽假設:可能第5公設本來就無法被證明。
他運用了反證法,首先否認了這一公設,然後隨著這一邏輯進行推演,最終發現了「非歐幾何」(也叫雙曲幾何)。在這個幾何領域裡,我們熟悉的很多定理都是不成立的,比如「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比如「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
非歐幾何跟平面幾何不同,非歐幾何裡面的平行線是相對曲面而言的。我們上學時,老師會告訴我們:「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平行。」但在非歐幾何裡面,過那一點至少有2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平行,是不是很神奇?
羅巴切夫斯基研究了半天,沒發現自己得出的結論有任何邏輯錯誤,他想,這應該是一種不同於傳統歐幾里得幾何的新幾何。於是就在1826年,羅巴切夫斯基當眾宣讀了自己「非歐幾何」的論文。
在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權威教授們聽羅巴切夫斯基說完「平行線可以相交」之類聞所未聞的話後,全都覺得他瘋了。之後30年里,羅巴切夫斯基一直堅持深入研究,想讓大家接受新的幾何。
無奈當時數學界名人全都群起攻擊他,就連被譽為「歐洲數學之王」、明白非歐幾何科學性的高斯也沒站出來幫羅巴切夫斯基說句話。1856年,64歲的羅巴切夫斯基帶著不為世人理解的悲憤鬱鬱而終。
他本來是俄羅斯歷史上一位劃時代的數學天才,卻終生被保守勢力嘲笑攻擊,不知道他臨終作何感想。諷刺的是,羅巴切夫斯基去世12年後,義大利數學家貝特拉米站出來支持非歐幾何,非歐幾何這才得到足夠重視,羅巴切夫斯基也收穫了無數讚美,然而這一切他已經不知道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