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史・王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明史・王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火烧 2022-02-14 03:22:34 1050
明史・王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明史・王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平、滑二县。正德初,擢大理寺丞。
明史・王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明史・王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王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明史・王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平、滑二县。正德初,擢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应州御 寇功,荫锦衣。迁户部右侍郎,改抚陕西。入为兵部右侍郎。近畿盗起,偕太监张忠、都督朱泰捕之。武宗南征,命率户、兵、工三部郎各一人督理军储。驾旋,以 中旨代王琼为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为给事中史道劾罢。嘉靖四年,廷推邓璋及宪为三边总制,言官持不可,帝竟用宪。部将王宰、史经连败寇,玺书褒谕。吉囊数万骑渡河从石 臼墩深入,宪督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据要害击之,都指挥卜云断其归路。寇至青羊岭,大败去。五日四捷,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帝大喜,加宪 太子太保。中官织花绒于陕,宪请罢之。又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张璁、桂萼欲用王琼为总制,乃改宪南京兵部尚书。已,入为左都御 史。朔州告急,廷推宪总督宣、大。 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劾宪托疾避难,复罢归。 未几,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小王子入寇,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又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规避营操。帝皆嘉纳。旧制, 军功论叙,有生擒、斩首、当先、殿后、奇功、头功诸等,其后滥冒日多。宪定军功袭替格,自永乐至正德,酌其轻重大小之差,胪析以上。诏著之《会典》为成 式。寻兼督团营。西番诸国来贡,称王号者百余人。宪与礼臣夏言等请如成化、弘治间例,答敕止国王一人,仍限贡期、人数。议乃定。 大同兵变,宪初言首乱当诛,余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宪乃不敢坚前议。源清攻城不能下,北寇又内侵,请别遣大臣御北寇,己得专攻城。宪亦议从其奏,论者多尤宪。 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源清竟得罪去。居数年,宪引年归,卒。赠少保,谥康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廷推宪总督宣、大                  推:举荐 B.帝竟用宪                                  竟:竟然 C.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              藉:凭借 D.论者多尤宪                              尤:责备 【答案】B(竟,最终。)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宪军事才能突出的一组是(  D  )(3分) ①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  ②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  ③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      ④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          ⑤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         ⑥宪乃不敢坚前议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答案】D(②的行为不能说明其军事才能,只是其为人处世的态度;⑥说的是他没有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王宪多次受到皇帝褒奖。随武宗南征,回来后升兵部尚书;大败吉囊的军队后被武宗封太子少保;再任兵部尚书,建议多被采纳,受到嘉许。 B.王宪也屡受贬斥、仕途不顺。第一次做兵部尚书,因言官的弹劾被罢免回乡;任左都御史时,夏言、赵廷瑞弹劾他托疾避难,王宪又被罢免。 C.王宪也有不足之处。朔州告急,朝廷需要他时,他推托;大同发生兵变,当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极力主张用兵时,王宪不敢坚持己见。 D.王宪在任上做出了许多功绩。人右佥都御史时清理甘肃屯田;偕同张忠、朱泰在近畿抓捕盗贼;与夏言等确定针对西番的外交礼数,被采纳。 【答案】A(错在“被武宗封为太子少保”,原文为世宗。)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5分) 王宪不肯前往,说:“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得这么急迫呢?”   (“甫、何、见、亟”四个字每字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2)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5分) 恰值皇帝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应破坏,于是就搁置其事,叛乱不久也平定了(“会、宜、乃、旋”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