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齐桓公求管仲》(《国语》)古文翻译

火烧 2021-10-31 00:00:34 1040
《齐桓公求管仲》 《国语》 古文翻译 作者或出处:《国语》 古文《齐桓公求管仲》原文: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

《齐桓公求管仲》(《国语》)古文翻译  

作者或出处:《国语》 古文《齐桓公求管仲》原文: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包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齐桓公求管仲》现代文全文翻译: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人民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人民,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军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人民勇气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说:「那个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差点丧命。」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的。」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到鲁国去邀请他。」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君有智谋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给我,那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就说:『我们国君有个不好的臣子在贵国,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处死,所以请求贵国。』那么就会给我们了。」齐桓公就派使臣向鲁国请求,按著鲍叔牙说的做。 鲁庄公向施伯询问这件事,施伯回答说:「这不是想杀他,是想用他治理国家。管仲,是治理天下的有才之士,他所在的国家一定能在天下如愿以偿,让他在齐国,那必定长期成为鲁国的忧患啊。」鲁庄公问:「那怎么办?」施伯回答说:「杀了管仲然后把尸体交给齐国使臣。」鲁庄公准备杀管仲,齐国的使臣(向庄公)请求说:「我们的国君想亲眼看着处死他,如果不能把活的管仲在群臣面前杀了示众,还是没达到请求的目的呀,我们请求给我们活的。」于是鲁庄公吩咐捆绑管仲来交给齐国使臣,齐国使臣领回管仲便离开了鲁国。

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齐桓公求管仲》(《国语》)古文翻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