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尚书周书酒诰 郭昆焘1858年篆书节录《尚书·洪范》四屏
郭昆焘1858年篆书节录《尚书·洪范》四屏 郭昆焘(1823-1882),原名先梓,字仲毅,自号意诚,晚号樗叟,湖南湘阴人,郭嵩焘之弟。幼颖异,七岁能属文。年十九,肄业岳麓书院,与江忠源、罗泽南、刘蓉

郭昆焘1858年篆书节录《尚书·洪范》四屏
郭昆焘(1823-1882),原名先梓,字仲毅,自号意诚,晚号樗叟,湖南湘阴人,郭嵩焘之弟。幼颖异,七岁能属文。年十九,肄业岳麓书院,与江忠源、罗泽南、刘蓉等友善。道光二十四岁(1844)中举人。会试两次下第,遂绝意科举,咸丰间参湘抚张亮基、骆秉章等幕府,咸丰二年,参讨洪、杨之役,叙功赏国子监助教衔。又以协赞军事,官内阁中书。 题识:涤生夫子大人训正,授业郭昆焘。 钤印:郭昆焘印、意城 【参考阅读】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毋有淫朋,人毋有比德,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毋虐茕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毋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毋偏毋陂,遵王之义;毋有作好,遵王之道;毋有作恶,尊王之路。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党毋偏,王道平平;毋反毋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毋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 咸丰戊午年(1858年)建昌营次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