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皇上上朝 崇祯最后一次上朝,皇帝等了半小时,只来了一个人

火烧 2022-05-29 12:46:33 1063
崇祯最后一次上朝,皇帝等了半小时,只来了一个人 朱元璋建立的大名基业,到了天启帝朱由校这一代,阉党和东林党势如水火,争斗不休,朱由校整日做他的木匠皇帝,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一家逐渐做大,大量清流被打压。

崇祯最后一次上朝,皇帝等了半小时,只来了一个人  

朱元璋建立的大名基业,到了天启帝朱由校这一代,阉党和东林党势如水火,争斗不休,朱由校整日做他的木匠皇帝,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一家逐渐做大,大量清流被打压。天启帝死后,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帝。崇祯在几次试探之后,终于一举歼灭了魏忠贤等人,明朝看似回到了正规,其实内忧外患,早已不是明太祖、太宗时期的明朝了。明朝灭亡前,崇祯最后一次上朝,皇帝等了半小时,只来了一个人,多么可悲。

平心而论,小编一直认为,崇祯的能力并不算差,而且也不是无道昏君,但明朝走到他这一步,崇祯也没有办法,崇祯时期,面临四大问题:第一,内忧外患,关外女真族虎视眈眈,关内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揭竿而起。

第二,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颗粒无收,旱灾、蝗灾屡屡发生,导致明朝国库空虚,因为没钱,没法救济灾民,导致灾民继续造反;因为没钱,底层官吏发不了工资,官吏也造反;因为没钱,只能向百姓增加税赋,百姓也造反,这是个恶性循环的难题。

第三,东林党和阉党长期的斗争,使朝纲败坏,没有能力特别出众的文臣。

第四,崇祯手下本来有袁崇焕、孙承宗、吴三桂等人,可惜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要么不被崇祯信任,要么变节。

当李自成的大军攻下太原时,崇祯甚至想了各种办法,最后大臣李明睿为首的官员,建议崇祯迁都南京,崇祯不同意,李明睿又建议让太子先去南京。崇祯认为这是亡国之君才会做的举动,在首辅陈演的推动下,李明睿被崇祯议罪杀头。因为李明睿的死,让朝廷大臣彻底分崩离析,各自找自己的出路。

皇上上朝 崇祯最后一次上朝,皇帝等了半小时,只来了一个人

崇祯既然不打算逃命,那就只能拼死一战,当时崇祯唯一能指望的一个人,就是吴三桂了。崇祯下令让吴三桂火速进京,准备驰援山西。吴三桂接到崇祯的圣旨,并没有立即出发,他给崇祯说,自己的将士们好长时间没领到军饷了,这仗没法打,让崇祯尽快给自己准备200万两白银,这简直是在讹诈朝廷。

崇祯没有办法,国库已经拿不出一两银子了,只能让大臣们来捐,催了好几天,太监王之心捐了一万两 ,国仗周奎虽然家财万贯,但只捐了500两。200万怎么都凑不齐。因为在这个时候,人心思变,大家已经不准备再忠于大明王朝了,留着银子,另谋出路。

果然,没等钱捐齐,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到达北京城外,在北京城被围困的那天,一个叫曹化淳的太监开门迎接李自成,崇祯知道大势已去,敲钟号召大臣们最后一次上朝,等了两个刻钟,除了心腹太监王承恩(当时担任提督京营)早早的在大殿下面听命外,竟然没有一个大臣前来。

明朝大臣以“风骨”而著称,没想到大明快要灭国时,最忠心的竟然是一个太监。崇祯见无人再来,于是提起长剑,走入后宫,把嫔妃和女儿纷纷杀死,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登上景山,自缢而死。

小编认为:崇祯帝17岁继位,除了性格优柔寡断,并无太大的缺点,但明朝却亡于他之手,实在令人可惜。吴三桂临时讹诈崇祯,最后却被康熙逼得客死他乡,也算是报应。而那些在亡国之际,留着钱财逃跑的大臣,和阉党也差不了多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