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降灾民 灾民快饿死,官员下令米商猛涨米价,为何灾民却感激不已?

火烧 2022-03-27 23:04:37 1041
灾民快饿死,官员下令米商猛涨米价,为何灾民却感激不已?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农民是靠天吃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天爷开恩,这一年收成就好。只要哪一年天气差,粮食绝对会减产,甚至造成饥荒。而一旦出现饥荒

灾民快饿死,官员下令米商猛涨米价,为何灾民却感激不已?  

降灾民 灾民快饿死,官员下令米商猛涨米价,为何灾民却感激不已?
民以食为天,在古代农民是靠天吃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天爷开恩,这一年收成就好。只要哪一年天气差,粮食绝对会减产,甚至造成饥荒。而一旦出现饥荒,城市里的米商还有那些富商巨贾,就会疯狂囤积粮食,在这种情况下,粮价飞速上涨,普通百姓根本就吃不起粮食。本来或许不是很严重的饥荒,就这样愈演愈烈。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浙江地区粮食收成不好,遭遇空前饥荒,史载「 ”吴中大饥,殍殣枕路”。这也就是说当时的灾情异常严重,道路两旁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此地主政的官员是范仲淹,他紧急调拨国库的粮食,募集民间的存粮来营救百姓。但这种做法不过是杯水车薪,于是范仲淹下令让杭州的各大米商放粮赈灾,解救饥民。 这种措施在古代赈灾时很常见,一般情况下,米商都会听从官府的安排,就是在不赔钱的情况下,大家都少赚点,一起度过难关。但这一次出了意外,杭州的几大米商勾结起来,不仅不降低粮价,反而趁机囤积粮米,哄抬粮价,置百姓生死于不顾,一斗米涨到了120钱。针对这种大发民难财的行为,范仲淹却出人意料地没有制止。 不仅没有制止,范仲淹还给米商们开了个会,要求各大米商再次提高米价,涨到每斗米180钱。要知道原来每斗120钱已经是高价了,涨到180简直是天价!米商们不知道咋回事,不过涨钱这是好事啊,于是就纷纷抬高价格,灾民们纷纷大骂范仲淹。范仲淹不为所动,随即派人把杭州米价暴涨的消息到处张贴、散播,告诉外地米商这里的利润有多么多么大。 周边地区的米商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兴奋,大批大批地往杭州运米,很快杭州的米就饱和了,一时间杭州市场的粮米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外地来的粮农米商大量的米卖不出去,不卖就发霉烂掉,运回去又成本太高,只好在当地把米降价抛售,杭州的米价迅速降到了正常水平,这时灾民们方懂得范仲淹的用意,对其赞不绝口。 范仲淹还亲自拜访那些囤积了大量粮食的寺院,告诉他们「 ”现在是饥荒年,人工钱最便宜,正是你们大兴土木的好时候啊!”主持们一看有利可图,于是怀着占便宜的心理,纷纷雇佣廉价劳动力纷纷大兴土木,招募工人兴建扩建寺院。这样一来,饥民们有活干了,有工钱赚了,就能买米,养家糊口,避免了流浪饿死,背井离乡。 油光满面肥头大耳 可笑的是,后来朝廷御史竟然弹劾说「 ”范仲淹在饥荒时抬高米价、大兴土木、不知体恤民力,赈济百姓,属于典型的劳民伤财。”范仲淹向皇帝上述解释了其中原委,才没有受到责任追究。灾荒度过之后,吴中地区只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纷纷感激不已。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一下关注!如有错误,还请指正!欢迎大家留言互动,我在评论区等着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