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 关于运河的历史

火烧 2022-06-20 21:54:51 1031
关于运河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①第1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 公元前486 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迄今已有2494年的历史.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 从今河南省原

关于运河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

①第1期运河。

运河的萌芽时期。

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开凿邗沟,以通江淮。

迄今已有2494年的历史.

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 关于运河的历史

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②第2期运河。

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

以东部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

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

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