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少数民族著名节日
少数民族著名节日
1、蒙古族:马奶节

马奶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以喝马奶酒为主。
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
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
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
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2、朝鲜族:回婚节
鲜族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都要大摆筵席,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
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
其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
回婚节,也称归婚节,是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这天儿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表示祝福,回婚节比举行婚礼还热闹。
3、苗族:拉鼓节
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今广西融水县苗族自治区和三江侗族自治县,在苗语里叫“希牛”。
大节每十三年举行一次,拉一丈三尺长的大鼓;小节每三年举行一次,拉五尺长的小鼓。
不管大节、小节,每次都是三天三夜尽情欢乐。
某村寨东道主办拉鼓节时,附近村的各族人民及亲友都去赶节“吃鼓”,这在苗语中叫“努牛”。
农历十月择日举行,为期一天。
节日活动以祭祖为中心,由族人推举的首事或副首事主办
4、瑶族:盘王节
盘王节是祭祀祖先盘古,盘庚,盘瓠的重大节日,海内外的民众都十分重视这一民族祀典。
由盘氏家族发起,现已成为全国盘王节祭祀最盛大的节日。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祭祀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
他们唱的歌是以《盘王歌》为主的乐神歌(下面将有专门介绍);跳的舞则是每人手拿长约80厘米的长鼓群舞,一般为双人或四人对舞。
关于盘王节、盘王歌以及长鼓舞,都有它们源远流长的来历。
5、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扩展资料:
少数民族节日,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因历史、人文等因素,流传下来的一些节日。
有些少数民族的节日也是因为一些传说继而流传千古。
参考资料:
少数民族节日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