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曹丕曹植之争 吴蜀相争,曹丕为何错失一统天下的良机?他正为这件事焦头烂额

火烧 2022-02-26 21:55:43 1039
吴蜀相争,曹丕为何错失一统天下的良机?他正为这件事焦头烂额 公元221年,三国中的吴蜀两国在夷陵睁开一场大战。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若是曹魏在吴蜀两国打得令人切齿、焦头烂额之时抓住战机冲击个中

吴蜀相争,曹丕为何错失一统天下的良机?他正为这件事焦头烂额  

公元221年,三国中的吴蜀两国在夷陵睁开一场大战。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若是曹魏在吴蜀两国打得令人切齿、焦头烂额之时抓住战机冲击个中任何一方,无疑都将坐收渔翁之利。然而,令世人始终难以懂得的是,曹魏却眼睁睁看着吴蜀相争最后又从新结盟,错过了这个统一世界的绝好机会,从而留下一个千古谜团:曹魏为何要接纳观望立场?

小编在《吴蜀打得令人切齿,曹魏为何坐失良机?只因曹丕有个难言的痛》中已对这个问题作出初步的探析。不外,吴蜀相争曹魏却连结观望立场,个华夏因是多方面的,此文中所论说的“北境不靖,军力难以集中”只是一个身分,我们还该当看到曹丕不敢大举出兵攻吴或攻蜀,还有另一个身分非常要害,那就是“家事不谐,有内顾之伏”。

东吴西蜀之间的夷陵大战拉开帷幕时,曹丕切实已经篡汉自立,建立了曹魏政-权,当上了魏王。可他这个皇帝位子并没有坐稳,原因有二:一方面,曹丕曩昔曾经跟曹植、曹彰两个兄弟因为争夺太子之位而发生的重重矛盾,并未跟着曹丕荣登皇位而彻底消弭;另一方面,曹丕又跟他的亲妈卞太后发生了新的矛盾。这两方面的问题如同挥之不去的乌云,每时每刻覆盖在曹丕的眉尖心上。

曹操是一位非常超卓的政-治家,但他在遴选继续人的时候也未能免俗,曾经几回彷徨迷失、当机不断。曹丕、曹彰、曹植几个儿子,没有一个完全称心如意,但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不足。曹操恰是因为看到一点,才在立储问题上有些扭捏不定。如许的局势天然会给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继续人宝座而埋下隐患。

公元214年曹植留守邺城的散漫示意,与他三年后搭车“开司马门私出”的行为惹毛了曹操,最终使得曹植失宠、曹丕成为正当继续人。到了公元220年春,曹操在洛阳病逝,立时发生了如许一个后果:曹丕与他的两个兄弟曹植、曹彰,在各自的亲信支撑下,形成了极为重要复杂的斗争形势。

在其时曹操的浩瀚儿子傍边,曹彰是独一具备较深挚的军事盘算与作战经验者,他跟曹丕纰谬付,却跟曹植相处对照融洽。一听到曹操的死讯,曹彰马上赶到洛阳,追查先王玺绶的下落,切实有抑曹丕、拥曹植的意图。但他低估了曹丕的亲信贾逵、陈矫等人的处事能力,拥立曹植的规划无奈落空,最终以曹丕仓促继位而了结。

曹丕曹植之争 吴蜀相争,曹丕为何错失一统天下的良机?他正为这件事焦头烂额

西游记41只妖怪,为啥没一个敢进入大唐?你看看镇守的大佬是谁

曹丕一当上魏王,立时接纳办法铲除曹植、曹彰背后的翅膀,竭力打压他们所代表的政-治集体的力量。

更让曹丕不爽的是,生母卞太后不只掺和到他与曹植的矛盾中来,并且很显着是曹植的支撑者。如斯一来,形势加倍错综复杂了。曹丕究竟有扬顾忌,只能把解决曹植、曹彰两个兄弟的历程放缓。

不外,曹丕也想出一个高着儿,先从限制卞太后着手。 公元222年,曹丕下了一道圣旨,要求文武百官不得再向太后奏报朝政,措辞极其严峻,甚至说出“如有背违,世界共诛之”如许的狠话。曹丕这么做,毫无疑问减弱了卞太后插手朝中大事的力量,为本身铲除曹植、曹彰摊平了道路。

公元223年,曹彰暴死,怎么死的呢?《世说新语》中的说法是,曹丕给曹彰吃了有毒的枣子,还提到他毒死曹彰之后又想到曹植脱手。不管《世说》所言细节是否真实,曹丕处心积虑地要诛灭彰、植确是实事。

总而言之,221至222年,吴蜀夷陵大战如火如荼之际,也恰是曹魏政-权内部矛盾极为复杂尖利的时候。曹丕这时候最在意的是若何解决对本身的曹魏政-权继续人宝座形成威胁的骨血近亲,无论是曹彰、曹植照样卞太后,在与本身的关系都非常特别,处理起来也加倍复杂,因为也让曹丕大伤脑子脑壳。在内部矛盾尚未解决、曹丕本身正焦头烂额的情形下,他显然没法子集中精神去考虑攻击吴蜀两国的战事。

比及公元222年也就是黄初三年曹丕依次摆平卞太后、曹彰、曹植等人的时候,吴蜀两国的夷陵之战已宣告竣事并从新恢复联盟关系。这时候,曹魏坐收渔翁之利的时机就如许白白损失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