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名菜 淮南抗战最壮烈一役,川军收复巢县,最大的功臣却是一位乞丐
淮南抗战最壮烈一役,川军收复巢县,最大的功臣却是一位乞丐
今天老兵要讲述一段80年前川军第二十军收复安徽巢县的历史故事,这是一段几乎被完全掩盖的历史。网络上能查找的史料中几乎找不到这支部队和巢县的任何关系。但是1938年的《新华日报》却刊登过一段非常珍贵的史料。在那编报道中,著名战地记者陆诒用:淮南历次战役中最壮烈的一幕来形容,并叮嘱说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场最壮烈的战役过程虽然发表在当时的报纸上,但是对于其中的人物和部队全部用某某军、某某师长等等来形容,所以老兵在读那编报道时虽然觉得很震撼,但是80年之后的今天确实无法确认这场战斗到底是哪支部队打的。
直到后来老兵发现了另一段史料,该段文字记载:1938年5月13日晚,杨森部师长杨汉忠率133师两个营渡护城河,袭击驻巢日军,收复巢县。蒋介石通令嘉奖。15日,占领合肥的日军增援巢县,杨森部被迫向巢南撤退。营长张运辉在战斗中牺牲。
这段文字应该是来自巢湖官方档案的,而它基本上可以跟《新华日报》的文章相互印证,所以在这里老兵基本上可以肯定这场最壮烈的战斗是川军杨森部打的。
下面老兵就来介绍一下这场战斗的经过。
巢县是4月29日沦陷的,当时20军驻在安庆,他们不待日寇席卷巢湖后攻取安庆,而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术。派出133师去攻打巢湖,并派出副军长夏炯专当攻城统帅。
在巢县攻城战中133师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在这场战斗中还有一位功臣估计没有人知道,它是一位不知名的乞丐。
报道称133师官兵从东关的北面渡河,路上遇到一个当地无名乞丐,他自告奋勇当向导,据他说任凭日寇如何把四个门堵塞住,他仍然有办法进城。
当时城内日寇有一个大队,还有一支伪军部队,强攻成功的机会并不太大,而且可以预见将会牺牲无数的战士。所以当时抗日部队就相信了那个乞丐的话,组成一支数千人的敢死队,由乞丐带路乘着夜色进城。

果然,我们的敢死队在那个勇敢的无名乞丐引导下,通过城墙下面的下水道,一个个钻入城中,那个通道的出口在一个马厩旁,那里有一百多匹日寇的战马和几个看马的士兵,于是一阵手榴弹丢过去,那些马和士兵就全部报废了。巢县的攻城战也正式开始。
当时日本人根本没有想到城中会凭空冒出这么多抗日官兵,很多人都在睡梦惺忪之中被中国军队解决了。剩下的纷纷向城里的卧牛山上跑去。战斗没有打多久抗日军队就攻下了三个城门,但是在攻打卧牛山时却碰到了麻烦。
因为日寇在山上建有几座碉堡,还有几门大炮,向我军密集轰击,日寇居高临下,我们的战士都是轻武器,更多的还是手榴弹,这个时候根本起不了作用,所以这一次仰攻非常吃亏。在日寇排炮的轰击下,我们的战士一片片倒下,但他们仍然是那样勇敢,前面的倒下,后面的又在大喊杀声中涌上去……
(抗战中的川军战士)
不过血肉身躯最终没有战胜大炮和机枪,虽然日寇被困在卧牛山上达11天之久,但并没有被抗日军队完全歼灭。后来正如前文所说,占领合肥的日寇赶来增援了。133师将士被迫退出巢县。
这一场战斗我军伤亡数千人,撤出之后还有500多名烈士的遗体没有运出,而那位最该被我们铭记的无名乞丐也光荣殉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