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太原历史文物古迹 太原历史遗迹

火烧 2022-01-18 01:21:50 1133
太原历史遗迹 1.太原市有啥名胜古迹晋祠(里面有国家三大国宝:有一个舞台,听说是有最古老的扩音装置,四面地下都埋有一水缸,可传声;其次是一个十子桥,听说有一定的物理因素在里面;再有是一个像匾的东西,我

太原历史遗迹  

太原历史文物古迹 太原历史遗迹

1.太原市有啥名胜古迹

晋祠(里面有国家三大国宝:有一个舞台,听说是有最古老的扩音装置,四面地下都埋有一水缸,可传声;其次是一个十子桥,听说有一定的物理因素在里面;再有是一个像匾的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除此之外,还有铜像、九孔泉等,都很有名,去太原一定要去的。)

再有就是双塔寺,本名“永祚寺”。只因其寺内那两座”巍峨壮观,耸入云端的古塔,引人瞩目,才被世人习呼为双塔寺。建于明代万历中叶,距今38O余年。经明、清的补建,很有古色古香的风貌,强烈推荐。

你也可以去距离不远的乔家大院,也是很有名,还有平遥古城,一天来回,非常方便。如果有时间不妨也去,都在同一条线,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2.山西太原有哪些名胜古迹

1、太原名胜,首推晋祠,汇聚三晋人文,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历经修建,儒释道三类文化,厅、台、楼、阁、榭、舫、殿、堂、洞等各式建筑汇聚一起。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2、市区内主要明代的双塔寺(永祚寺)“凌宵双塔”;随末唐初创建的崇善寺,三尊千手菩萨叹为观止;还有清代文庙、明代道观纯阳宫,已结开辟为博物馆。

3、西南郊区有蒙山大佛,我国最早的大佛遗迹(已修复,开辟为风景区);天龙山风景优美,有天龙山石窟,它包括了南北朝时期 的东魏、齐,以及隋、唐、五代近5个世纪的作品,成为作品较全、内容较丰富、洞窟型较为系统的石窟群;龙山石窟为我国少有的道教石窟;太山这是五代李存勖皇家寺庙遗存。 4、西北郊有崛围山──柳林河景区。

崛围山红叶风景和多福寺,是一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结合在一起的风景名胜区,崛帏红叶是 太原古八景之一,多福寺曾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隐居处,“霜红龛”内还留有傅山的手书真迹。土堂大佛寺内除有整块黄土雕塑的高达9米的大佛外,寺内的“土堂怪柏”(亦称“土堂神柏”)亦为太原古八景之一。

柳林河及悬泉寺位于上兰村西部的汾河山谷,地处山区,茫茫景色浓郁,悬泉古寺建于山崖。

3.你知道几个

中国大陆中原地区的中心地带,有一块近似人心胜形状的地域,因为它位於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的东侧,故在历史上被称作“河东”;又因为它地处巍巍太行山的西侧,故在今天被称作“山西”;春秋时这里是当时五霸之一的晋国的所在地,故人们简称此地曰“晋”;战国时赵、魏、韩三分晋地而自立,於是后人又以“三晋”泛指今天的山西。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休养生息在山西这方丰腴的土地上,历经时代嬗变,朝代更替,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三晋大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多,居全国首位;新石器文化,遍及全省。

山西又是沟通匈奴、鲜卑、突厥、羯胡、契丹等北方古老民族文化的枢纽。俯拾即是的历代文物,是各民族相互融合及中华民族形成史的见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块富饶的沃土上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诱人的魅力,迄今尚存、星罗棋布在山西大地上的文物古迹则透过历史的尘埃,正在放射着灿烂的光辉。景色宜人的自然风光,渊源流长的历史遗迹,闻名遐迩的古?、名城、驰名中外的宗教胜迹,多彩多姿的彩塑、壁画,造形精美的石雕艺术,古朴奇特的风土人情,艺术精湛的古代建筑等异彩纷呈。

这些熔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於一炉的民族瑰宝,一向为世人所瞩目,山西因此享有“中国古化文化艺博物馆”之誉,成为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寻根访祖。 太原市:晋祠水母楼太原市儿童公园永祚寺迎泽公园太原解放纪念馆山西省博物馆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窦大夫祠净因寺王家峰北齐壁画墓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太原市碑林公园崇善寺龙山道教石窟少年科技城 清徐县:罗贯中纪念馆三国城 娄烦县:高君宇故居纪念馆(19) 大同市:云冈石窟九龙壁善化寺上华严寺下华严寺鼓楼大同机车厂大同蒸汽机车陈列馆 广灵县:水神堂 灵丘县:平型关战役遗址觉山寺 浑源县:北岳恒山悬空寺(13) 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碑(百团大战游览区)南山公园石家花园小河观音庵小河关帝庙 平定县:娘子关水上人家娘子关平阳湖冠山(9) 长治市: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武乡县:千佛塔真如寺 黎城县:善陀风景区 壶关县:红豆峡(4) 晋城市:皇城相府 高平市:炎帝遗迹 陵川县:崇安寺王莽岭风景区(4) 忻州地区 忻州市:桃桃山自然生态风景名胜区 五台县:五台山殊像寺塔院寺md路居馆南台锦绣峰南台顶大显通寺显通寺铜殿 龙泉寺集福寺菩萨顶南山寺佑国寺镇海寺罗wz寺观音洞(栖贤寺)下善财洞寺院 古佛禅寺万佛阁佛光寺广宗寺佛母洞黛螺顶碧山寺金阁寺园照寺 代县:雁门关杨忠武祠边靖楼 应县:释迦塔(应县木塔) 朔州市:崇福寺 甯武县:甯武关汾源风景区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芦芽山万年冰洞情人谷汾河源头马伦草原天池 定襄县:阎锡山故居(晋北河边民俗博物馆)小营盘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43) 晋中地区 晋中市:常家庄园 介休县:绵山风景区绵山之水涛仙谷大罗宫景区栖贤谷景区张壁古堡 昔阳县:大寨及陈永贵故居黄庵?风景区大寨森林公园 左权县:左权将军烈士陵园 太谷县:三多堂博物馆孔祥熙故居无边寺 祁县:祁县民俗博物馆(乔家大院)中华周易民俗文化宫九沟风景区祁县民俗信仰馆(延寿寺) 平遥县:平遥城隍庙(财神庙)中国票号博物馆(日升昌)三晋大财东家私博物馆(百川通) 双林寺(双林寺彩塑艺术馆)中国钱庄(票号)博物馆平遥古城古民居博物院(蔚丰厚博物馆) 蔚盛长博物馆(光绪客栈)华北三杰镖局博物馆天吉祥博物馆 灵石县:王家大院灵石(27) 临汾地区 临汾市:尧庙大云寺(俗称铁佛寺)皇城公园 霍州市:悬泉山自然风景区陶唐峪自然风景区 洪洞县:广胜寺洪洞大槐树苏三监狱 翼城县:乔泽庙 蒲县:东岳庙段云书艺院 隰县:小西天(12) 运城地区 运城市:解州关帝庙常平家庙河东博物馆 永济市:普救寺莺莺塔蒲津渡遗址五老峰国家风景名胜区杨贵妃故居古蒲州城鹳雀楼 河津市:真武庙 夏县:司马光墓 绦县:晋文公墓 垣曲县:鸟鸣涧旅游风景区 平陆县:傅相祠 芮城县:永乐宫 万荣县:后土祠(秋风楼)万荣东岳庙 新绦县:龙兴寺新绦县博物馆(19) 吕梁地区 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 交城县: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卦山 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4)。

4.作文,参观一个太原的历史文物古迹100字

策,发展与其他诸侯国的经济交流,短短几十年,齐国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当时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千乘之国"、"五霸之首"。 淄博市的临淄区作为齐国的都城长达638年,是当时东方最大的城市。齐国是文化的隆盛之地,以其兼容并蓄,学术自由而著称于世。孔子、孟子、荀子、屈原等诸多思想家、文学家曾多次来齐国游说讲学,并在临淄城稷门外设立了“稷下学宫”。“不治而议论”,最盛时达“数百千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之说即源于此。齐国的诗歌、音乐等艺术水准很高。孔子闻韵乐"三月不知肉味"的千古佳话,反映了齐国音乐的幽雅尽美。

作为著名的齐文化的发祥地,淄博市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在国家级历史名城临淄,先后发掘出的齐故城遗址、殉马坑、车马坑等著名的文物古迹,充分展现出齐国昔日的强盛。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国故城,文物古迹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这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1990年后李春秋殉车马坑的发掘,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4年临淄区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

5.山西有那些历史遗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遥(第二批)、祁县、新绛、代县(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第一批)、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第一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 张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第三批) 历史遗迹 早在180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就在晋南芮城大(黄)河拐弯处的一个叫西侯度的地方,点燃了人类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把火,从此,开启了一个伟大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

同位于晋南的襄汾,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丁村人”遗址、陶寺夏代遗址,驰名中外。侯马的春秋晋城遗址,展示了春秋霸主晋国都城的辉煌雄伟。

另外尚有汉末黄巾军郭太部屯兵的白坡垒;以及史威村金代建筑的“普净寺”,丁村明、清居民建筑等宝贵文物。 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

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雄关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全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处。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悬空寺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朔州旅游区的应县木塔、崇福寺;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天龙山石窟、窦大夫寺、玄中寺、卦山和天宁寺、文水则天庙;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侯马晋都遗址;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壁画、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万荣飞云楼,等等。其中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6.太原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古太原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具有630余年历史的古太原县城,俗称“凤凰城”。

如今,这里作为晋源区一处历史遗迹,在全区打造“旅游文化特色县(区)”工程中,越来越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 沿着新晋祠路出太原市,南行约5公里,有一个晋源站,下车后西行300余米有一座小城,明清古院落随处可见,修葺一新的文庙规模宏大,龙天庙、关帝庙、泰山庙等现存庙宇十余处,大街、小巷依然保留着明清格局。这就是具有630余年历史的古太原县城,俗称“凤凰城”。

如今这里是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办所在地。数百年风雨沧桑,古太原县城作为晋源区一处历史遗迹,见证了太多时代变迁的故事。

从古老的北城门和西城门洞穿过的风,幽幽地向人们述说着昔日的辉煌。而今,随着晋源区打造“旅游文化特色县(区)”工程的深入开展,这里越来越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特别是今年以来,古太原县城在保护、修复、开发建设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心古城开发的人们不禁要问,古老而迷人的“凤凰城”能在浴火中展翅新生吗? “城池凤翔余”的古城 古太原县城,也称明清太原县城,创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隶属于明清太原府,比太原府城的建城年代晚了393年。它是在晋阳古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规模不及晋阳古城的二十分之一,虽是晋阳城毁掉之后的建筑,但古老的建筑风格、浓郁的风俗民情,无不与晋阳古城一脉相承。

走近古县城,斑斑驳驳的北城门内,有一匾额上书“德化”两字,与南城门外的“龙天庙”遥相呼应。匾额虽显拙朴澹泊,但墨迹雄浑,气势不凡,尽透一种教化民众的气度。

追述这二字的出处,应是《史记.汉文帝传》中记述的汉文帝“以德化民”的缩写。清道光《太原县志.帝王》中这样写道:“汉文帝讳恒,高祖中子,太后薄氏出,初立为代王,都晋阳……故晋阳人立庙祀之。”

汉文帝刘恒龙潜晋阳16载,汉景帝出生于晋阳、八岁随父离开晋阳。文景两帝在晋阳,受到晋阳文化的熏陶,养成了和善、朴实、真诚、颖慧的品格,正因如此,文帝才在西汉早期动荡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在汉刘邦的17个王子当中脱颖而出,以“仁德宽厚”被迎立为帝。

景帝继之后,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文景之治”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盛世…… 现存的古太原县城,是晋阳古城的延续,它传承了2500多年晋阳古城的文脉,沿用了晋阳古城的建筑格局。当年的晋阳古城整体建筑活像一只飞翔的凤凰。

唐朝李隆基《过晋阳宫》诗曰:“并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生动地描述了古城龙飞凤舞的建筑风格,因此在晋阳古城被毁后新建的古太原县城,被人们形象地称作“凤凰城”。 原明清太原县城,内有九街十八巷,设四门,四周城堵(马面)51堵,敌台32座,城高三丈,壕深一丈,两岸植柳。

城垣周长3732米(城垣数为考证实测参考数),城墙东西宽,南北窄,略呈平行四边形。北门城门洞向北,瓮城门洞向东开,表示凤首向东顾盼,取“丹凤朝阳”之意,瓮城内外出路南北两侧各有一眼水井,象征凤之双目。

东西内门洞各向正东、正西,外门洞皆转向南,如凤之双翼。南门为凤尾,尖端直指南方。

四条大街交汇于十字中心,十字街中心凸起象征凤的腹部。整体上看,县城如俯冲落地的凤凰占据高台。

“凤凰城”因其独特的造型,不规则的城垣,曲线形成的街型,高低错落的建筑,而有活城之说。每临集市、庙会,远离县城五里之外,都能听到里面的叫卖声。

原太原县城四门城楼上供奉关帝、文昌、财神、药王四神灵。北门额书“古原屏翰”“奉宣”“德化”,喻意此地为北方屏障,依据于晋阳古城奉上级召宣之门,以德化民,是汉文帝治国纲领的缩写。

东门“东汾聚秀”“观澜”,形容汾水秀丽,在城头高处观赏滚滚而流的汾水景象。西门“西兑金汤”“望翠”,意为西山宝藏汇聚,满目青山翠绿。

南门“桐荫晋阳”“进贤”,意为晋阳乃西周初年周成王桐封叔虞之地,后代子孙都享受王族权益,凤凰城里读书人多、人才辈出。 太原县城内外原有大小寺庙、楼阁、祠堂50余处,如:刘王祠、尹公祠、关王祠、崇圣祠、节孝祠、洪侯祠、梁公祠、赵襄子祠等,这些祠堂的存在都是传承古晋阳历史文化的有力佐证。

四条大街原有12座牌坊,十字街、丁字道原有五道将军庙22处。宝华阁、鼓楼、观音阁等建筑,雄伟壮观,古朴庄重。

直到20世纪40年代,县城内作坊店铺多达160余家,南关、西关车马旅店40余座,其繁华景象非同一般。 往事如烟,令人惋惜的是,这座小巧玲珑的古太原县城,于20世纪60—70年代被损毁殆尽……“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河山依旧,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在这里可见一斑。

人杰地灵古迹众多 太原县是古晋阳治所所在地,县治始于秦,曾设晋阳、龙山、阳直、平晋县等,其治几经迁徙,所辖版图变化频繁,明洪武四年县治迁于古晋阳城南关,洪武八年改为太原县后,县名沿袭至文革前夕。1998年太原市区划调整,在原太原县址上成立晋源区。

明清太原县所辖区域比现在要大。 太原县西依龙山,东视汾河,自古物阜民丰,表里河山,曾是大唐龙兴之地,水秀山明历代名人不绝于里。

据清道光六年重修的《太原县志》。

7.山西省太原市有哪些文化古迹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2003年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公元前497—2003年)。

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很大很大,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开封、洛阳在内,都毫不逊色。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

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太原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我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始建于北齐、毁于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与巴米扬大佛和乐山大佛相媲美!此外还有隋末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刹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宫纯阳宫、多福寺等文物古迹。

8.山西的历史古迹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涌现出一批风景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遥(第二批)、祁县 、新绛、代县(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第一批)、山西省临县碛口镇(第二批)、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汾市(13处) 丁村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临汾县丁村,位于襄汾县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县山西襄汾县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 牛王庙戏台 元 山西省临汾市临汾县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东大街北一侧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 山东岳庙元至清山西省蒲县城东二公里的柏山之巅 柿子滩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吉县东城乡西村 曲村--天马遗址 周 山西省曲沃县曲村、翼城县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县曲村北 侯马晋国遗址 东周 山西省侯马市遗址在侯马市汾、浍两河交汇处 广胜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县东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庙元山西省洪洞县 晋城市 (14处)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8公里的陈怄镇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东南15公里的圣佛山东麓 开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游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游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县城西15公里的礼义镇 龙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梁泉村 小会岭二仙庙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小会村 崔府君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 西溪二仙庙金至清山西省陵川县晋城市陵川县西溪村 青莲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硖石山腰 玉皇庙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东13公里府城村后的黄土岗上 晋城二仙庙 宋 山西省晋城市东12公里的泽州县金村乡东南村 泽州岱庙宋至明山西省泽州县晋城市冶底村 长治市 (18处) 正觉寺金至明山西省长治县看寺村 观音堂明山西省长治市 潞安府城隍庙元至清山西省长治市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1938年 山西省武乡县 洪济院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沁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乡县大云寺宋至清山西省武乡县 会仙观金至清山西省武乡县东25公里的监漳村西 沁县大云院宋至清山西省沁县郭镇 原起寺宋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兴寺 唐 山西省长子县 城东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庆寺 宋 山西省长子县紫云山 三嵕庙金至清山西省壶关县乡南阳护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顺县东北25公里王曲村 大云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顺县西北23公里的实会乡实会村北龙耳山中 龙门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顺县西北65公里的石城乡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顺县 明惠大师塔五代山西省平顺县长治市平顺县虹霓村 九天圣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顺县城西10公里处的北社乡东河村西的土丘上 吕梁市(6处) 马茂庄墓群东汉山西省离石市 安国寺明山西省离石市 太符观金至清山西省汾阳市 兴东垣东岳庙金至清山西省石楼县 香严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县 则天庙 金 山西省文水县 晋中市(11处) 榆次城隍庙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乔家大院清山西省祁县 平遥城墙 明 山西省平遥县 镇国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遥县 双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遥县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遥县 平遥文庙金至清山西省平遥县 祆神楼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后土庙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遗址 商 山西省灵石县 资寿寺明山西省灵石县 阳泉市 (2处) 关王庙 宋 山西省阳泉市 大王庙金至明山西省盂县 朔州市(3处) 广武汉墓群 汉 山西省山阴县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辽 山西省应县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县 运城市(22处) 马村砖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县 青龙寺元山西省稷山县 绛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绛县 福胜寺元、明山西省新绛县 稷益庙明山西省新绛县 太阴寺金山西省绛县 万荣东岳庙 元至清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后土庙 清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稷王庙金山西省万荣县 临晋县衙元至近代山西省临猗县 禹王城遗址 东周至汉 山西省夏县 司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县 西阴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夏县 东下冯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山西省夏县 解州关帝庙 清 山西省运城市 泛舟禅师塔唐山西省运城市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济县 永乐宫 元 山西省芮城县 西侯度遗址 旧石器时代 山西省芮城县 清凉寺元山西省芮城县 广仁王庙唐山西省芮城县 芮城城隍庙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县 忻州市(11处)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县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县 边靖楼明山西省代县 雁门关明山西省代县 平型关战役遗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县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县 南禅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县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县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县 显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县 广济寺大雄宝殿元山西省五台县 大同市(12处) 云冈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辽、金 山西省大同市 华严寺 辽、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遗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

9.太原名胜古迹有哪些

晋祠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古建筑群规模宏伟,跨越宋、元、明、清及民国各个时期,有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对越坊、唐叔虞祠、贞观宝翰亭、关帝庙、水母楼、奉圣寺、舍利生生塔等。宋塑、难老泉、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

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独冠居中,庄严古朴,雄伟壮观,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四周围廊建筑的最早实例,大殿前廊柱上还蟠饰着八条蜿蜒盘升的雕龙,是研究我国宋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殿内有宋塑43尊,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形象逼真,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赞其为“口有情,目有神,姿势自然,各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品之一”。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宋代等级森严的宫廷侍从制度,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之精品。

难老泉自古以来,清泉畅涌,水清如玉,长生萍四季常青。被唐代诗人李白赞为“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周柏的苍劲古老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颂为“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鱼沼飞梁形状呈“十”字形,典雅大方,结构奇特别致,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的孤例。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是一座亭式建筑物,结构玲珑稳定,宽敞舒畅。

《晋祠之铭并序》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碑文为行书体,飞逸洒脱,风格雄奇,笔力遒劲,深得王羲之神韵,备受后人推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体碑刻,也是书法艺术中的精品。

(二)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素以风景优美,石窟群集而著称。天龙山有北齐皇建元年(公元560年)创建的天龙山寺,宋以后称圣寿寺,寺内有大雄宝殿、禅堂院、九莲洞、钟楼、药师殿等建筑。天龙山共有25个石窟分布于东西两峰,壁立绵延达1400余米,先后开凿于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历时500余年。原有大小石雕像500余尊,浮雕、藻井石画像1144尊(幅),以娴熟洗练的技巧,饱满动人的情感,富于生活气息而著称,反映了我国南北朝至隋唐各个不同时期石窟艺术和石窟发展演进的进程。西峰第九窟是天龙山最大的石窟,窟外有宏伟大构“漫山阁”,窟内分上下两层。上层的释迦牟尼坐像高达8米,容貌端庄凝重,脚蹬莲花,下层为观音立像和文殊、普贤菩萨骑兽像,观音像高8.8米,形体生动,姿态优美,身披璎珞,罗纱透体,是我国中原地区唐代遗迹中罕见的佳作。

天龙山不仅石窟令人惊叹,而且风景优美,峰高林密,巨石嶙峋。山腰的圣寿寺殿宇昂然,钟磬悠扬,寺前盘龙古松,势若游龙,形如华盖,虬虬茂盛,荫地200平方米。还有白龙庙、“龙潭灵泽”、东魏高欢避暑宫遗址、关帝庙、观音塔、春秋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插旗石、跑马坪、藏兵洞等文化遗址。

(三)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之巅。石窟最早开凿于唐,鼎盛于金元之际,是我国现存仅有的规模最大、题材最丰富的道教石窟,其艺术水平足以代表道教石窟艺术的成熟。

现存共八个洞窟: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两处道龛。这些石窟内共有雕塑40余尊,雕像内容各不相同,且保存完好。这些石雕风格朴实、庄重,手法凝练,衣饰雕琢简洁、素静,与佛教石窟的雕塑风格有明显的差别。窟顶所雕龙凤等图案,手法拙重有致,表现豪华场面,与宋流行的素雅风格正好相反。有的龛内两侧、前壁上留有元代题记,是研究元代道教发展史及石窟艺术的重要资料。

(四)晋阳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大遗址是春秋迄至五代的一处古城遗址,面积大约200平方公里,由古城遗址、古墓葬遗址、祭祀遗址三部分组成。

晋阳古城南北长3700米、东西长4500米,面积20平方公里,是我国历史上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既是统治阶级抗击北方边民、南下问鼎基业的基地,同时又是北方马上民族入主中原的重要门户。

因位于汾水之阳得名“晋阳”。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年),晋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创建晋阳城,经过“水灌晋阳”和“三家分晋”后,晋阳城成为赵国的都城。秦汉设置太原郡,两晋设太原郡、太原国(都晋阳)。东魏、北齐时为北朝的霸府别都。隋末李渊父子起兵晋阳成就大唐伟业。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先后在此建立政权,民间晋阳城又有“龙城”之称。北宋初年,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数次攻伐晋阳,火烧水灌使之淹没于历史长河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