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项羽范增离间计 他是狂生,為劉邦獻上一計,被張良勸阻,最終被韓信害死

火烧 2021-06-19 13:32:27 1038
他是狂生,為劉邦獻上一計,被張良勸阻,最終被韓信害死 我的家鄉有位酈先生,年齡已經有六十多歲,身高八尺,人們都稱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說並非狂生。這是來自陳留郡的酈食其(yì jī)托故人之子為見到劉邦

他是狂生,為劉邦獻上一計,被張良勸阻,最終被韓信害死  

我的家鄉有位酈先生,年齡已經有六十多歲,身高八尺,人們都稱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說並非狂生。

這是來自陳留郡的酈食其(yì jī)托故人之子為見到劉邦而對劉邦所說的話,狂生就是酈食其,因為這句話,劉邦派人請了酈食其來見面,酈食其是戰國晚期人,出生於范睢從齊國逃到秦國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68年,比劉邦大了12歲,比秦始皇大了9歲。

酈食其經歷了戰國晚期整個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歷程,還經歷了秦朝統一天下後的15年,接著就到了天下反秦義軍並起的年代,當時劉邦受楚懷王之命一路向西攻打關中,正好路過酈食其的家鄉陳留郡,酈食其在聽說了劉邦的性格和種種事跡後,覺得劉邦很對自己胃口,尤其是劉邦傲慢看不起人,又有遠大謀略和志向的一面,讓酈食其覺得志同道合,所以投靠了劉邦。

酈食其明顯就是個儒生,以能言善辯為長,第一次見劉邦就給了劉邦一個下馬威,問劉邦是助秦還是反秦,劉邦破口大罵,不過劉邦這人有一點非常好,只要你能說出道理來,他立馬就改,酈食其生活的年代是從戰國晚期到整個秦朝時期,他的思想大多還是戰國那一套合縱連橫、分封製的理論。

酈食其投靠劉邦之後,憑借一張三寸不爛之舌,立下了三大功勞:

1、協助劉邦輕鬆拿下自己的家鄉陳留郡。

2、作為說客,說服武關的秦朝守將投靠劉邦。

3、作為說客,不費一兵一卒,說服齊王廣投靠劉邦,七十多座城池歸降,這可是巨大的功勞。

酈食其還曾經在彭城之戰劉邦大敗後,向劉邦獻了一條計策,這條計策的大概意思是說:

项羽范增离间计 他是狂生,為劉邦獻上一計,被張良勸阻,最終被韓信害死

勸劉邦分封六國後人,恢復六國名號與百姓,這樣就能拉攏天下諸侯臣服於劉邦,最終項羽的楚國也會恭敬地臣服。

簡單地說,酈食其就是勸劉邦用分封製來收買人心,只要分封下去,必然受封的諸侯就會臣服,為了說服劉邦,酈食其還以商湯伐夏桀、武王伐商紂大肆分封天下的例子來說明分封製的重要性,這與秦始皇手下的博士淳於越勸說秦始皇恢復分封製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儒生深受分封製影響,希望能以分封製來實現天下歸一。

必須得說一下當時的天下形勢,原本劉邦從漢中出關中,定三秦,出函谷,定中原,攻彭城,直到彭城之戰前,劉邦一直是順水順風,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印、常山王張耳全部歸降劉邦,但得說明一點這些諸侯王歸降劉邦,都是劉邦用武力打下來的。

之後劉邦就率領五大諸侯以及56萬聯軍一路東進打進了項羽的都城彭城,自以為天下垂手可得的劉邦,大意了,在彭城得意忘形,然後就是項羽率領3萬精騎一舉打敗了劉邦的56萬聯軍,一直把劉邦的地盤擠壓到滎陽一線,之前那些歸降劉邦的諸侯王立即就背叛劉邦了,比如魏王魏豹、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等人。

在楚漢相爭的戰爭中,那些勢力不大的諸侯王,基本都是牆頭草一樣,劉邦與項羽誰強就歸降誰,是由武力和實力決定的,跟分封製一點關係都沒有,這些諸侯王原本就是項羽分封的18路諸侯王,當劉邦勝利時,他們就投靠劉邦,當劉邦失敗時,他們就投靠項羽,毫無忠誠性可言。

所以酈食其獻給劉邦的那個以分封製拉攏天下諸侯的建議根本就是不可行的,亂世之中拳頭說了算,儒學只能治國,而不能平天下,平天下還是要靠武力強大,實力強大,另外,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了郡縣製,已經實行了十幾年了,郡縣製被後來的歷史證明是比分封製更合理的制度,重新恢復分封製時代已經不同了,是開歷史倒車了,分封製也不適合當時的亂世情況。

所以張良一眼就看出了酈食其獻給劉邦的是一條錯誤的計策,將會誤導劉邦,立即勸劉邦停止這種錯誤的做法,當時劉邦正在與項羽爭天下,很多實力不強的諸侯在楚漢戰爭中就這樣就消失了,項羽之前分封的諸侯越來越少,這對於楚漢相爭的勝利者來說是一種好事,如果再繼續分封下去,那些受封的諸侯王只會為自己著想,從而讓原本可以幫助劉邦的力量分散,這會延緩劉邦戰勝項羽的時間。

雖然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封了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為王,但這是形勢被迫,是為了建立打敗項羽的統一戰線而分封的,彭越、英布本來就是獨立的諸侯,劉邦封不封關係都不大,封了還能拉攏對方,只有韓信是因為居功要挾而受封的,這也成為韓信將來被殺的原因。

張良勸阻劉邦後,講清了道理,劉邦很快就聽從了,沒有採用酈食其的建議,最終才避免了一場危機,酈食其這條建議沒被采納,並不代表他不是人才,相反,酈食其就憑一張嘴說服齊王廣同意投降,齊國七十多座城池不費一兵一卒就投降劉邦,這是天大的功勞,可惜當時的韓信嫉妒酈食其的功勞過大,不管酈食其的死活,悍然在齊國已經投降的前提下,又發動了攻打齊國的戰爭。

齊國措手不及,所以才被韓信攻下,而身在齊國的酈食其卻被齊王廣活活烹殺,可惜了酈食其,為劉邦立下如此大的功勞,還沒有來得及領賞,就這樣死在了自己人手下,被韓信害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