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埃及传统文化,古埃及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火烧 2021-09-04 02:45:18 1058
埃及传统文化,古埃及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古埃及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古埃及 A cie t Egy t ,一般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

埃及传统文化,古埃及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埃及传统文化,古埃及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古埃及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古埃及(Ancient Egypt),一般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古埃及是典型的水力帝国。

地理 埃及大部分都是黄沙滚滚的沙漠,只有尼罗河冲刷而过的地方是孕育埃及的绿带,1/30的面积聚集了90%以上的埃及人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目前埃及共有八十余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也是埃及的象征。 古埃及历史年表 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从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从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 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从纳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国王。焦瑟统治时代是权力和胜利的开始,此时出现了以沙卡拉的阶梯金字塔建筑群为代表的恢宏壮观的石头建筑。该建筑群的设计师、作家兼学者的伊姆荷泰普成为史书上首批出现的伟人之一。这一时代是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得以发展的时期,君主坐于孟斐斯,分派各省总督统治全国。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从斯内夫卢(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从金字塔的雄伟程度来判断,斯奈夫鲁、胡夫和哈尔夫的统治时期为这个时代的顶峰。在达夏尔,梅顿和基萨修筑的金字塔显示出王朝的治国有方、经济繁荣。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从乌斯卡夫(Ouser)到乌纳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最著名的是萨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在第五王朝,“太阳崇拜意识”迅速发展,在沙卡拉的乌尼斯金字塔墙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铭文。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从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国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岁的佩比(Pepi)二世。 虽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显赫一时,曾组织过远至非洲南端的军商远征,但一些省督不断膨胀的全历史中央集权的孟斐斯备受威胁,而引发了内乱。 第一过渡时期(公元前2181~1991年) 第七王朝:只统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无文献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凯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蒙图荷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统一全国,从此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主统治了整个埃及。这虽然使他们的故乡底比斯城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统治者适时尚须来回旅行,并在十二王朝时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处修建了行宫,和诸如伊蒂—塔维的小城。王朝在不放弃底比斯的同时向北转移权力中心,显示出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逐渐恢复。 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公元前1991~1786年) 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2000年。三位蒙图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约2040年统一埃及。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门埃玛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里斯,最后一位统治者是女王塞贝克内菲卢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稳定总是和动乱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权势力和其他历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势力,毁灭了从第十二王朝传续下来的底比斯政权,埃及分裂成许多的诸侯国。 第二过渡时期(公元前1786~1567年) 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约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几位名叫塞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时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统治。从公元前1730年开始,这些国王只不过是西克索法老的封臣。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称为“小西索克”王朝,只存于三角洲东部。“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两位阿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十位法老统治底比斯及周围地区。他们是西索克的封臣。最后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开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斗争。 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王国(公元前1567~1085年)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年。从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位图特摩斯,四位阿门诺菲斯。王后阿谢普苏、阿肯纳吞(Akhenaton)和图坦卡蒙,都属于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蒂一世、二世。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5年。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赛特纳克特(Sethnakht)之外,其余都叫拉美西斯。 第三过渡时期(公元前1085~715年) 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在塔尼斯统治的有斯门代斯(Smendes),普苏赛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统治的有埃里霍斯(Herihor)和皮纳杰姆。 古埃及的手工艺行业 几乎每个埃及人在某个方面都与农业有着一定联系,他们要么是土地所有者,要么则是耕种土地的农民。由于了解尼罗河水的涨落节奏,农民们于是将这一节奏与精巧的灌溉系统结合起来,所以,他们得以种植出种类丰富的庄稼。 埃及的农田每年有3到4个月被尼罗河的洪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留下了肥沃的河流淤泥,耕作于是开始了。先用牛拉着犁将田犁两遍,将沉积的泥土犁松,然后才能播种,再让牲畜将种子踩进土里。种植的庄稼包括小麦、大麦、亚麻、水果,以及洋葱、大蒜、色拉菜、豌豆、小扁豆及菜豆等蔬菜。农田的灌溉利用截水沟(一些小沟渠,有水道通往尼罗河取水)和“桔槔”(shaduf)——一种可将水从河里舀到田边集水沟的配重水桶。 古埃及人的生活 耕种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埃及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耕作技术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正如幸存至今的作品所展示的,埃及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工匠之一。但埃及人的生活从来就不是只有工作而没有娱乐。 古埃及人的休闲活动 埃及贵族喜欢奢华的享受。他们使用战车、猎狗和甚至驯服的猎豹结队捕猎禽鸟、鳄鱼、河马和狮子。为了取乐,他们还发明了钓鱼。 为庆祝生日、结婚或宗教节日,他们常常会举行盛大华美的宴会。他们请来厨师,盛装打扮,举杯畅饮,并观赏乐师和舞者的表演。 体育活动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娱乐方式。拳击和击剑广受欢迎,此外,新法老登基时一般都会举行环绕金字塔的赛跑比赛。 棋牌游戏也极为流行,特别是赛那特(Se),这是一种根据死者通往阴间之路而设计的游戏。 荷鲁斯—最尊贵的神 长着鹰头的荷鲁斯是最尊贵的神,所有法老都认为自己是他的化身。 荷鲁斯是伊希斯(Isis)和奥西里斯(Osiris)的儿子。他的母亲将他抚养成人,让他为被其兄弟所谋杀的父亲报仇。最终荷鲁斯赢得了整个埃及的统治权。 荷鲁斯最初是天空之神,象鹰一样在埃及上空盘旋,来保护他的父亲奥西里斯国王。当荷鲁斯打败了谋杀父亲的凶手赛思时,他成为了整个埃及的国王。他被描绘成头戴一顶上半部为象征上埃及的白色、下部为象征下埃及的红色的王冠。因为这个原因,埃及的统治者们总是将自己看成是人间的荷鲁斯,死后则成为奥塞里斯的化身。 荷鲁斯的崇拜中心是贝赫得特(Behdet)、赫里拉科波利斯(Hierakonpolis)和艾得夫(Edfu),荷鲁斯的眼睛被认为是一种神通广大的护身符。

埃及的风俗?

1、宗教习俗

每逢周五是埃及人传统的“主麻日聚礼”,当清真寺内传出悠扬的唤礼声,伊斯兰教徒便纷纷涌向附近的清真寺,做集体礼拜。

为数众多的教徒仍然虔诚地信守每日5次礼拜的教规:即晨礼、响礼、哺礼、昏礼、宵礼。每逢宗教节日,电视还播放总统及政府首脑去清真寺礼拜的镜头。

2、饮食习俗

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会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后一道菜都是上甜食。著名甜食有“库纳法”和“盖塔伊夫”。“锦葵汤”、“基食颗”是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

“盖麦尔丁”是埃及人在斋月里的必备食品。“蚕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其制造方法多种多样,制成的食品也花样百出。例如,切烂蚕豆、油炸蚕豆饼、炖蚕豆、干炒蚕豆和生吃青蚕豆等。

3、婚嫁习俗

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龄,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亲提亲或者在母系亲属及邻居中择偶。提亲后,男女双方开始商讨女方的陪嫁数额。

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项的2/3作为聘礼送给女方。然后,在村长的主持下订立婚约。埃及农村的婚礼场面热闹奢侈。

4、丧葬习俗

在开罗市的东南部,有一座数百年历史的墓地。它本是安葬爱资哈尔大学毕业生及显赫人物的地方。后来,渐渐成为周围地区的公共墓地。

人们生前来这里为自己建造死后的住所,于是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平房纷纷筑起,俨然一座“死者之城”。每逢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死者的亲友都来此聚集,怀念死者,这就是埃及人的独特葬俗。

5、社交习俗

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两者皆有,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

一般情况下,见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问候的人说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问候语—“安塞俩目尔来库姆”(直译为“和平降于你”,意为“你好”)。

我国穆斯林简称它为“色兰”。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贴一次或多次。

而且还会连珠炮似的发出一串问候语:“你好吧?”“你怎么样?”“你近来可好?”“你身体怎样?”等等。

埃及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北非国家埃及人,大多均为穆斯林;教义教规重恪守,文明历史永长存。

一般都很爱仙鹤,“5”、“7”数字喜光临;黑、蓝、黄色属忌讳,更为特殊禁说“针”;讨厌当众吐唾沫,赞女窈窕为不纯。

6、生活习俗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埃及人对绿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一般人都厚爱这两种颜色。有把绿色喻为吉祥之色,把白色视为“快乐”之色的说法。

他们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字也有喜厌之分。一般人都比较喜欢“5”和“7”数。认为“5”数会给人们带来“吉祥”,认为“7”数是个受人崇敬的完整数字。

扩展资料:

历史文化:

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特别是亚历山大城,其次是开罗。其间夹杂着黎凡特文化的特点,即法国、希腊、土耳其和叙利亚文化的混合体。

随着7世纪阿拉伯人的入侵,新的统治者和自身文化的保护人将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传播开来,其中禁止偶像崇拜,对大部分埃及人从过去法老和希腊罗马时代的宗教中解脱出来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特征: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 他们建造了闻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公元前3200年建立奴隶制统一国家。

区域位置: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

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埃及

古埃及传统文化有没有失传?

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剩下中国,虽然古埃及文化并没有失传,但支离破碎。

埃及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吗

答:如果中国传统文化这么惹人爱的话,那么CCTV的facebook账号就不用靠滚滚胖哒来吸粉了!当然,虽然普通的埃及人不了解中国,但是不排除有极个别追求异域风情的爱好者!

关于埃及文化

尼罗河以及跟它相关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再么埃及的宗教信仰(不过这个金字塔里也有体现),还有军事,比如战车在战争中的应用(这个你可以看看探索发现的全时空征伐系列,开头几集有讲)

现在的埃及和古埃及有文化传承吗

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并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

古代的埃及人崇拜太阳神,现在的埃及几乎都是伊斯兰教的天下。

埃及的生活习惯

  1,埃及人有独特的生活习惯,通常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在这段时间内,勉强请人家来谈生意或公事是失礼的。

  2,埃及地跨非、亚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人正直、爽朗、宽容、好客。伊斯兰教是埃及的国教,莲花是埃及的国花,抽“蓝草莓”果燃是饮食文化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饭后一杯阿拉伯红茶或者阿拉伯咖啡,一壶果燃,就可以享受一个多小时惬意的时光。   3,埃及人的饮食十分丰富、多种多样。通常以“耶素”为主食,“耶素”是一种不用酵母的平圆形埃及面包。   4,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食品。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串烤羊肉、烤全羊是喜爱的佳肴。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客人如果谢绝一点也不吃,会让主人失望也失敬于人。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吃饭时进行交谈是在浪费粮食。尤其是在吃“耶素”时更是如此,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埃及人有独特的生活习惯,通常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在这段时间内,勉强请人家来谈生意或公事是失礼的。   5,埃及人一般都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忌讳喝酒,喜欢喝红茶,抽“蓝草莓”果燃。有饭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不吃虾、蟹等海味、动物内脏(除肝外)、鳝鱼、甲鱼等。埃及人就餐时,很少使用菜单,用餐人往往吃了上道菜还不知道下道菜是什么。   6,在埃及,男士不要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要夸人身材苗条;不要和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进伊斯兰教清真寺时,务必脱鞋。吃饭时要用右手抓食,不能用左手。不论是送给别人礼物,或是接受别人礼物时,要用双手或者右手,千万别用左手。

埃及为什么喜欢中国人

古埃及灭亡,是指原先在埃及生活的种族,古埃及人,建立的国家和文明,被外来种族,阿拉伯人,毁灭及取代了。后来者拥有自己的文明,没有继承古埃及的文化,导致古埃及的文明失传了在托勒密王朝时期,希腊统治者并没有大肆破坏和驱逐埃及传统文化,希腊文明和埃及文明在这一时期仅有一定程度上的融合与相互影响,而并无激烈冲突。

罗马帝国建立后,埃及文明中的传统艺术和神祗崇拜依然得以保存。而在公元一世纪中期基督教的传播和兴盛才使得古埃及宗教文明真正走向衰亡 习俗(2)传统文化(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