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后面是什么 李白为什么说爱酒不愧天
李白为什么说爱酒不愧天
王溢嘉,专栏作家,台大医学系毕业。毕业后即弃医从文,专事写作和文化事业工作,曾在台湾的《中国时报》、《联合报》及《牛顿杂志》、《台北评论》等十余家报章杂志撰写专栏,著作三十余种。 > > 如果不想戒酒或戒不掉,那就必须说喝酒好。www.3xm.com.cn

李白不只是诗仙,更是酒仙,所谓“斗酒诗百篇”,他喝遍大江南北,“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而且没有酒就写不出诗来。从医学观点来看,李白无疑是个“酒精成瘾者”,酒瘾会对身心造成伤害,他在《赠内诗》里说:“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很可能是为自己的性功能失常对妻子表示歉意;而他的死,根据《旧唐书》所说,更是“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对饮酒狂热歌颂:“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而且将它合理化:“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李白的爱喝酒与他对酒的看法,其实是在呈现一种普遍的人性:我们总是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解释跟自己有关的客观事实。酗酒和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是个医学事实,但瘾君子却另有看法:1964年,美国外科医学会发表一份明确报告,证实吸烟和癌症有密切关系。当年,心理学家卡萨里安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有90%的不吸烟者完全相信外科医学会的说法,但却有高达40%的瘾君子怀疑这份报告的可信度,认为它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这其实是瘾君子为了解决他们“认知失调”的心理策略:如果他们承认这份科学报告是正确的,那他们就应该戒烟,但在不想戒或戒不掉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尊,就必须转而“怀疑”那份报告。除了怀疑科学报告的可信度外,瘾君子在无法改变吸烟习惯下,也会转而改变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譬如“我吸烟的量并不是很大”、“我吸的是焦油含量低的香烟”,或者“吸烟让我充满灵感”、“吸烟抚慰我的心灵”,以减少认知失调。而当一再戒烟却戒不掉时,他们则会大幅度调整原先对吸烟危险性的认知,甚至变得比未尝试戒烟前更不把它当一回事。他们最常见的自我辩解和自我解嘲是:“吸烟带给我的好处远远多过坏处”、“不吸烟也会得癌症”、“不得癌症也可能被车撞死”等等。
> > 喝酒也一样。喝酒容易误事,也有碍健康,李白不仅爱喝酒,而且似乎从没想过要戒酒,既然如此,那他当然必须大肆宣扬他的爱酒论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