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代表什么意思 韓國:曇花一現“強國夢”
韓國:曇花一現“強國夢”
魯格•肇嘉《父性》中關於“父親職責”的論述,為《風雲戰國之韓國篇:權術的代價》做了最好的總結。
韓昭侯任用申不害進行變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富國強兵的作用。
但遠遠未達到商鞅在秦國變法的效果。
作為同樣是法家代表人物的申不害,相比商鞅更加重視“術”的運用。
曇花一現的“強國夢”,讓之後的歷代韓國國君和臣僚們,陷入了對“術”的“延續記憶”中。
《風雲戰國之韓國篇》的結束語說得好,“因為時運不濟,韓國選擇了術治,也因此改變了國家的氣質。當強悍與耿直消亡後,苟活成為韓人的秉性。”
“六國之中,韓國第一個滅亡。韓國之亡,亡於在諸國博弈中奉權謀之術為國策,放棄了熬煉真正的實力。”
相比趙國與楚國,甚至是燕國,韓國的權力交接,一直進行得很順利。兄弟睨牆、父子相殺的狀況,從未發生。
沒有因權力發生內亂的韓國,表面上看是件好事,至少韓國人民不用受內亂之苦。
但正如《管子》指出的那樣:“非有內憂,必有外患。”
韓國內部政權的穩定,恰恰是因為外部環境的極端惡劣。
處四戰之地的韓國,始終在“戰略防守”中被動應付來自秦、楚、趙、魏的攻伐,韓國人民沒有遭受內憂,卻始終外患不斷。
我們說韓國的外患,不是要分析戰國的戰略態勢,只是想說明在“外患”下,韓國最高權力交接呈現出的穩定態勢,不僅沒有在形式上發生韓國君主的“弑父”行為,連在心理上也同樣沒有能進行“弑父禮”。
不能在心理上完成“弑父禮”,就實現不了對父輩和先祖的“超越”。
《父性》一書中所說的父親職責和目的,是“阻止每一代都不得不面對的歸零狀態的出現”。
一方面是這可能會是件好事,傳承自先祖的經驗和智慧,會籍由這種被阻止的“歸零狀態的出現”而代代相傳。
比如王夫之在《宋論》中記載的,“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
“誓碑”祖訓,奠定了趙宋朝文教昌盛、經濟繁榮的基礎。
但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這也會是件壞事。
韓國歷代君主因為外患,而保持了“苟活”的內斂狀態,在“父親”劃定的圈子內,越走越小,成為心理上始終無法擺脫“父親”而長大的“巨嬰王”。
然而,即便保持“苟活”的“巨嬰”狀態,韓國君臣們最終也沒能避免滅國的狀態。

因為憂患看似是國家面臨的狀況,其實問題的根結在君主內在的心理上。
正如蘇洵在《審敵》中指出的,“雖名為息民,而其實愛其死而殘其生也。”
相关文章
- 昙花一现指的是什么 茶话会第188期:昙花一现;一时的成功
- 昙花一现现在多比喻什么意思 BBC地道英语口语:One-hit wonder 昙花一现
- 昙花一现现在多比喻什么意思 昙花一现的奉系东北空军
- 昙花一现现在多比喻什么意思 昙花一现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 昙花一现现在多比喻什么意思 成语: 昙花一现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 昙花一现现在多比喻什么意思 成语: 昙花一现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 什么零八落成语有哪些 成語: 七零八落是什么意思?
- 昙花一现现在多比喻什么意思 北周: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缔造了后世隋唐
- 昙花一现现在多比喻什么意思 昙花一现的西汉金山国:「 ”白衣帝”张承奉的作死史
- 昙花一现现在多比喻什么意思 昙花一现什么意思?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