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创作概况 古希腊的经济生产概况

火烧 2023-04-13 22:56:07 1059
古希腊的经济生产概况 欧洲最早期的文明发源于欧洲东南部的希腊半岛(约于公元前800年)及欧洲南部意大利半岛的罗马(约于公元753年)称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由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都是孕育于地中海沿岸

古希腊的经济生产概况  

欧洲最早期的文明发源于欧洲东南部的希腊半岛(约于公元前800年)及欧洲南部意大利半岛的罗马(约于公元753年)称为:古希腊.罗马文明。

由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都是孕育于地中海沿岸一带,它们被称为「内海文明」。

古希腊文明较古罗马文明早产生。

由于居住在沿海地区,古希腊人以航海贸易为主要生计之一。

随着贸易的往来,他们逐渐学习了新月沃土和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从而开创了自己的文明。

而古罗马文明则深受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又将其发扬光大。

这两种文明被称为西方的「古典文明」,成为今日西方文明的基础。

古希腊和古罗马亦被历史学家称为「西方文化摇篮」。

古希腊文明约于公元前800年在欧洲东南部的希腊半岛上开始。

它孕育自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和希腊半岛南面的迈锡尼文明。

米诺斯文明(公元前3000-1450年)约于公元前3000年,米诺斯人开始在克里特岛定居。

米诺斯人善于造船和精于航海,经常前往新月沃土和埃及等地进行贸易。

借着与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贸易往来,他们学懂了文字、建宫殿、制陶和造珠宝的方法,从而开创了「米诺斯文明」。

约于公元前1450年,「米诺斯文明」被毁。

被毁原因至今不明,一说是迈锡尼人南侵所致,一说是被火山爆发所毁。

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450-1100年)。

迈锡尼人源自米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一个印欧游牧民族。

约于公元前2000年,他们迁往希腊半岛的南面并建立迈锡尼市,创造了「迈锡尼文明」。

相传迈锡尼人曾于公元前1194年对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发动了一场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

著名的「木马屠城记」传说就是以此为背景。

公元前1100年,来自希腊半岛北面的多利亚人南侵迈锡尼,摧毁了当地的文明。

从公元前1100年开始,古希腊进入了城市荒废,文化没落的「黑暗时代」,直至

公元前800年为止。

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在黑暗时代,由于希腊境内山多平原少,交通往来不便,古希腊人大多聚居在被山岭分隔的细小村落里。

至公元前800年,各村落逐渐发展为拥有属于自己的政府、军队和法律制度的城市。

称为「城邦」。

城邦的兴起,标志着「古希腊文明」(公元前800-146年)的开始。

古希腊约有150个城邦,当中最著名的有雅典和斯巴达。

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形式的城邦。

在古希腊罗马文明里我们不的不提到的是它的文化,大约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476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安提丰、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克吕西波、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波利比阿,潘尼提乌、波塞东、卢克莱修、西塞罗、塞内卡、爱比克泰德、奥勒留、查士丁尼等。

古希腊罗马时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遗产,特别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政治观、观察政治的独特视角,以及解释政治的基本立足点;.从神命政治观、自然政治观、人本政治观到伦理政治观,是一条大致的线索;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人政治学的学科体系,标志着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发展到了巅峰。

希腊化时期,政治思想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主要是出现了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的对立。

古罗马的思想家们延续了前人的思维模式,也创生了自己的共和主义思想,政治思想最终走向神事和人事的二元化.

大约从公元69年至公元79年,普鲁塔克因公务被派往罗马,并在那里讲授哲学。

其间结识了很多名人,他也游历了意大利的其他地方。

这使他有机会更多地了解罗马的历史、政治和文化。

普鲁塔克深知自己是来自僻壤小镇的外乡人,所以十分重视亲临大城市,博览群书,广交社会有识之士,搜集材料。

尽管他获得了罗马公民权,他还是从罗马回到了家乡克罗涅亚。

他一边潜心著述,一边担任了许多公务职位,热心公益事业。

他曾多次担任德尔菲阿波罗神庙的祭司。

德尔菲位于克罗涅亚以西约20英里,被称为普鲁塔克的第M故乡。

普鲁塔克于公元120年去世后,德尔菲人为他树立了一座雕塑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公民。

普鲁塔克以历史传记名垂于世,但他却没有给后世留下本人的传记或自述材料。

正像对于很多古代史学家、文学家一样,我们关于普鲁塔克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散见在他本人著作中的叙谈插话推断而来。

普鲁塔克约于公元46年生于希腊中部贝奥提亚地区的克罗涅亚小镇。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创作概况 古希腊的经济生产概况

他的家境富裕而有文化素养,父亲阿里斯托布洛斯就是一位有名的传记作家并对哲学很有研究。

普鲁塔克幼承庭训,早就养成了对学问的爱好,渴求知识,孜孜不倦。

青年时代游学雅典,师从阿莫尼乌斯研习数学、哲学、修辞学、历史学和医学。

他曾广泛游历希腊本土的历史名城,如底比斯、科林斯、佩雷斯等;遍访爱琴海诸岛,并到过埃及、小亚细亚、意大利。

所到之处,普鲁塔克总是留心研究当地的宗教、政治问题,同时注意搜集历史文献和人物传说、趣闻佚事、谚语格言,他甚至还收集各种碑刻、绘画、图表等等。

所有与历史有关的一切,只要是他感兴趣的,就无所遗漏。

这就为他日后的写作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他通晓当时的多种学间,并能关心世道人心,成为当时一位学识渊博而又富有人道精神的饱学之士。

古代希腊的经济特点 18世纪启蒙运动期间,学者们在辩论斯巴达与雅典孰优孰劣时涉及到了经济问题,是为探讨古代希腊经济特点的开始。

(对于西方学术界的有关研究,主要参见晏绍祥:《20世纪的古代希腊经济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晏绍祥:《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但对这一问题的真正突破,则要等到19世纪末。

1893年,德国经济学家卡尔·布彻尔出版了《国民经济的起源》一书,把整个经济史按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划分为“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三个阶段。

他认为,整个古代都属于闭塞、无交换型的家庭经济时期。

历史学家爱德华·迈耶尔对此说表示反对,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一文中,他坚持认为,古代同样经历了它的中世纪、近代和现代。

具体说来,公元前7——前6世纪希腊的工商业已有了较大发展,与14、15世纪的欧洲水平相当;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更是已经处在了资本主义的旗帜之下,与18、19世纪以来的英德两国颇为相似。

此后,不断有学者加入双方阵营,从而形成了一场“原始派”和“现代化派”之争。

迈耶尔这种历史循环论的看法把古代历史严重地现代化了,但他也确实发现了古希腊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事实,因此得到了一批著名史学家的支持,如英国的乌尔、法国的贾德、格格兹等。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迈耶尔的观点在西方古史学界取得了统治地位,并在俄裔美籍历史学家罗斯托夫采夫那里达到了顶峰。

参考资料:://raina823.spaces.msn/blog/s!B3D3239EB1186D6D!202.entry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