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遗忘的王朝 什么历史被遗忘

火烧 2023-03-16 02:52:26 1058
什么历史被遗忘 1.有哪些历史被遗忘了留名青史的人我不多说了。先来说说无人知晓的人。蒋先云(1902.8.17---1927.5.28)。黄埔三杰之首。1924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与陈庚

什么历史被遗忘  

1.有哪些历史被遗忘了

留名青史的人我不多说了。

先来说说无人知晓的人。蒋先云(1902.8.17---1927.5.28)。

黄埔三杰之首。1924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与陈庚,贺衷寒共称“黄埔三杰”(没听过贺衷寒这很正常,就像你没听过薛岳、孙立人一样)。

蒋先云从小才思敏捷,聪明过人,在当时1200余名考生中,蒋先云名列第一。非但如此,从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考试,蒋先云囊括了所有科目成绩的第一名,创造了黄埔军校史上一项“后无来者”的奇迹,在校期间他还潜心专研古今兵法“学术俩科,冠与全校”,无怪乎廖仲恺惊叹他是军校中最可造的人才,在中外军校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无独有偶,也许只有当年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创下的几录才可与之比肩。1927年5月28日在北伐战争中壮烈牺牲。

蒋先云,这颗黄埔军校最耀眼的明星,一个本可以成为共和国元勋的天才将领。如同灿烂流星划过黑暗夜空一般就这样凄美的过早的陨落了。

被蒋先云惊艳到了吗,下面看看背负骂名的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光看清史:明朝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百姓赋税沉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清朝统治者顺应天意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或许你会惊讶的发现有关八旗军入关大肆屠杀汉族平民,推行血腥的“剃发易服”民族暴力压迫政策的章节几乎被全部删节!连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也只字未提。

(这段历史已经被人有意掩盖了二百多年,是上世纪初由鲁迅等文化先辈从海外找回来的)王安石(你没看错,就是王安石)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宋神宗执政之时,王安石任宰相,曾发动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变法改革,王安石变法之时,宋朝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

他的事迹,甚至惊动了列宁同志,称他为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这更为他的光辉形象增光添彩。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在他身后近千年的绝大部分时间中,王安石得到的评价一直不是很高,明朝有人甚至评价他为“古今第一奸人”。

同样一个人,评价的差异咋就这么大呢?(梁启超是最早为王安石平反的人)。有人平反了,有没有没被平反的。

谁呢?以后说。

光看清史你会看到明朝大兴文字狱,杀害大臣百姓;但你不会知道,清朝的文字狱有过之而无不及。

光看清史你会对康乾盛世大家赞赏。但你不会知道,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

(《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或许你还知道那部被清史学家赞赏的《四库全书》。

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部,79070卷,禁毁6766部,93556卷。真不知道这是修书还是毁书。

清史的种种表现,你会明白,一部史书会大肆夸赞自己,夸大、抹黑前朝历史。所以只看《明史》《清史稿》的人,得出的结论就是明朝有如人间地狱,清朝跟天堂似的。

如果只看《元史》,南宋简直弱得没边了。中国历史上一直有易代修史的传统。

《元史》是明朝修的,明朝修编的《元史》的史料来源一是实录,二是《经世大典》,三是文集碑传,四是采访。《元史》编纂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材料多就多编,材料少就少编。

大多都是照抄元朝遗留下的记载,虽然时间仓促,有些史料缺失。但《元史》称得上是一部较好的正史。

那《清史》呢,《清史》的编撰者均受命于官方,在政治倾向上难免会丧失中立性。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清史馆曾花十余年时间编修《清史稿》,不过该书是未定稿,也因讹误较多而遭到了很多批评。

由于参加修史的人多是清朝的“遗臣”,因此书中贯穿着反对民主革命,颂扬清朝正统的思想。例如诬蔑明末农民起义军为“土贼”,称太平军为“粤匪”,视辛亥革命为“倡乱”。

历史遗忘的王朝 什么历史被遗忘

而对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清朝统治者的反动行径却多处隐瞒,倾向性错误显而易见。对此,连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人员都极为不满。

现代《清史》的编纂于2004年全面启动。从200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启动《清史》编纂工作至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已六易其稿,拟定了共92卷的《清史》目录。

2.历史上有哪些被遗忘的人物

(抗日英雄,也是史上第一个收复台湾的人)

沈有容,字士弘,安徽宣城人。万历七年时考中武举人。他小时就“走马击剑,好兵略”。他是一位被我们遗忘了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国史上真正第一个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的将领。

读过明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明朝期间日本是明朝政府的一个主要对手,双方曾交战多次,邓子龙和朝鲜的李瞬臣还在朝鲜战场上双双牺牲。嘉靖年间,日本国内一些失去政治权力的人逃到了中日海峡之间,经常骚扰中国边境,企图以中国一些地区为根据地打回日本重夺政权,这是日本非政府势力对我国的侵扰。倭寇可说是明朝最大的外患了。

到了嘉靖末年,倭寇终于被戚继光、俞大酞等人赶出了中国大陆,可他们还占领着中国台湾以及附近的海鸟,明朝的忧患可谓还没有真正解除。

公元1601年,倭寇又向福建沿海一带进攻了,这时候铜山把总张万纪,还有我们题目里提到了福建地方长沈有容站了出来,坚决地抗击并打败了倭寇,倭寇于是退回了台湾岛上。

沈有容击退倭寇后,就计划主动出击收复台湾,他部署了一个策略:奇袭。这就意味着沈有容必须抓紧时间来达成这个目的。在那时那种情况下要渡过台湾海峡谈何容易,但沈有容不畏艰险,他马上亲自率领了21艘战船出海,打算强行渡海。

就在渡海的时候,恶运降临到了明朝海军身上,天气突然变坏,刮起了一阵台风和海浪,顷刻间就有7艘战船沉没了。沈有容加紧航行,终于让幸存的14艘战船强渡了海峡,最终在台湾的西南海岸登陆。

鬼子们发现沈有容竟然在台湾岛上登陆后,感到非常的害怕,于是匆忙应战,明军可以说是破釜沉舟,没有退路了,他们个个作战英勇,大败日军,击沉对方6艘战船,斩首15级,救回百姓370人。台湾就此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这场作战中,沈有容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勇敢的斗志

3.中国历史为什么被遗忘

你的疑惑很简单,那就是你书看得太少了。拓界太窄,多看点学术类历史书。

建议少看点书名像这样的历史书:XX说历史。世界十大XX。X代XX之最。诸如此类的消费类、演绎类、畅销书。

还有,西方,特别是近现代著史写评者甚众,人很很多时候脱离不了本位主义,也就是写书的人容易局促在自己的文化里。视角和思维不可能都一个样,而不一样的偏差也不同。西方人以西方为中心著书撰评就不足为奇了。比如地理称谓里我们这里称远东,阿拉伯世界是中东,东欧是近东。那中心在哪,可想而知。哈哈,你多看看书,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的,全世界学者很多不是你说的那样,有很多能做到尽量客观。再者,西方也有文明停滞落后的时候,就是黑暗中世纪。个人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绝对领先世界。

4.为什么要学历史

历史不能被遗忘。

一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我们应该铭记一代代的祖先的功劳,避免他们所犯的错误。钻研他们的思想,继承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我自认为我国的传下来的文化非常博大精深,毕加索曾说过:真正的艺术在中国。

这点我很自豪,但是都没有得到重视,太可惜了)。至于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泱泱大国,术业有专攻,有人喜欢我们的历史,他们去钻研,去继承;也有人喜欢科学,同样可以钻研。

这样才能显示出来这个国家人文文化的多彩和活力。但是现在主要就是教育上的束缚性太强,没能正确引导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导致文化的继承,科技的研究,学术的发展各个方面都死气沉沉。

人心浮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