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他是我党「 ”一大”代表中唯一持枪冲杀负伤者,曾指引bl参加革命
他是我党「 ”一大”代表中唯一持枪冲杀负伤者,曾指引 l参加革命 参加党的「 ”一大”的代表,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在他们中间,虽出现过md这样的军队统帅,却只有一人以战士之勇持枪作过战并负过伤

他是我党「 ”一大”代表中唯一持枪冲杀负伤者,曾指引bl参加革命
参加党的「 ”一大”的代表,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在他们中间,虽出现过md这样的军队统帅,却只有一人以战士之勇持枪作过战并负过伤,那就是来自武汉的代表陈潭秋。 陈潭秋出生于1896年,湖北黄冈人。黄冈自古就是出人才的地方,党的「 ”一大”的代表就有三位黄冈人: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 党史上「 ”林氏三兄弟”中的林毓英(即张浩)、林育南、林毓容(即bl),也都是黄冈人。 陈潭秋的五哥陈树三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同盟会员,曾在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任职,陈潭秋从小便受其革命思想影响。1914年,陈潭秋进入武昌中华大学补习,1916年又考入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前身)英语部。 陈潭秋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陈潭秋是游行的带头人,并被推选为武汉学生代表之一到上海联络各地学联。 大学毕业后,陈潭秋担任了湖北人民通讯社记者,并到董必武主持的武汉中学兼任英语教员,该校后来成为了湖北建党的发源地。 1921年7月,陈潭秋同董必武一起去上海,参加了中共成立的「 ”一大”。 黄冈老乡包惠僧受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党的一大会议。1978年8月,他在《回忆陈潭秋》一文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对陈潭秋评价很高:「 ”我们在会前会后和与烈士(指陈潭秋)商谈甚多,烈士对人诚恳和蔼,对事慎重细致。在会议中,他同每个代表都密切联系。他再三同我说:「 ”会前会后的交谈与在会议上的争执辩论是同样重要的,或者互相间的交谈酝酿,比在会议上的争论还要重要,还要深入。”在会议中,他的发言虽然不多,但是他的意见都渗透到大多数同志的发言中,每个重要的议程都含有他的意见,而且他的意见都是站在多数方面和正确方面。……所以烈士的见解,在当时可算是高人一筹了。” 会后,陈潭秋在中共武汉区委分管组织。他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到女子师范发动学生反对封建式的管教,主张剪发、读新书。女师学潮中的骨干徐全直随后参加了共产党,并与陈潭秋相爱成为夫妻。 1923年京汉铁路发生了「 ”二七”大罢工,陈潭秋是组织者之一。「 ”二七”大罢工的烈士林祥谦的事迹天下传扬,而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正是陈潭秋。 指引bl走上革命道路的,也是陈潭秋。1922年,bl到武汉共进中学读书。这所学校是由陈潭秋等创办的,并且陈潭秋还在校中兼课。 1925年,孙中山逝世。bl随同学在陈潭秋等领导下,利用召开追悼会之机,大力宣传孙中山的「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当陈潭秋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时,为了防止国家主义的「 ”醒狮派”破坏,bl组织同学护卫在陈潭秋的周围。由于各学校进步同学的努力,在蛇山大厅组织的孙中山追悼会和在阅马场举行的讲演,都取得成功。 1925年「 ”五卅”反帝运动中,bl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发起成立「 ”共进图书社”,组织同学阅读进步书刊,并在陈潭秋等指导下创办「 ”共进月刊”,并被湖北学生联合会推选为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后经当地中共组织批准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在步兵科第2团第2营第3连,任3连中共支部书记。 黄埔军校毕业后,bl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参加北伐战争,开始其战争生涯。 就是在这一年,bl作为湖北四名学生代表之一,到上海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同他一起去上海出席会议的还有杨松。杨松曾任延安《解放日报》总编辑,1942年因病早逝。 1927年,陈潭秋任我党的江西省委书记,秘密配合了南昌起义。第二年,陈潭秋调任顺直省委(北方局)任组织部长,后曾到中央组织部协助ze工作。 陈潭秋 陈潭秋到苏区后,先任福建省委书记,又转任中央临时政府粮食人民委员(部长)。在反「 ”围剿”斗争中筹足了军粮,保证了部队供应。 1934年秋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下来任中央分局委员。面对国民党军日益紧缩合围圈,陈潭秋一再主张尽快分散以进行游击战争。中央分局书记项英经过一段迟疑后终于同意,陈潭秋便与谭震林带一个加强营翻越武夷山西进。路上连遭敌正规军和民团的截击,在上杭附近被包围。 此时营长牺牲,陈潭秋便挥枪指挥战斗,被一颗子弹打中右耳,滚下悬崖时又摔伤了头部。经二十天且战且走,才到达闽西的永定境内,带伤与谭震林、邓子恢一起组织游击战争。 一天拂晓,他们的驻地被敌「 ”清剿”队包围。面对危境,陈潭秋主动要求带领一个警卫班掩护,让其他领导人率大部队冲出去。突围开始后,他先举枪连续开火,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待大部队脱险后,陈潭秋才率身边的战士突围,结果这一个班在山边全部牺牲,他自己躲进一个山洞幸免被敌搜出。随后他在当地群众掩护下找到闽西党负责人,并转往上海治伤。 1935年以后,陈潭秋无论走到哪里,与他见面的人都会发现其右耳缺损了一块。据有些老同志回忆,他们与陈潭秋第一次见面,看到他头部的伤残便马上肃然起敬,知道这是一位弹雨中冲杀出来的老战士。 1935年8月,陈潭秋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参加gcdzg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1939年5月,陈潭秋奉命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当盛世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后,1942年夏,党中央同意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秋把自己列入最后一批,表示:「 ”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1942年9月17日,陈潭秋被捕。敌人对陈潭秋施以酷刑,逼迫他「 ”脱党”。 陈潭秋坚贞不屈。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 1945年6月,中共七届代表大会选举出四十四位中央委员,根据票数排名,陈潭秋排在第九位。然而,这位中共创始人之一,早在两年前就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了。同时被害的还有md的弟弟毛泽民等人。只是当时处于战争年代,消息阻塞,所以中共中央只知道他们被盛世才关押起来,并没有得到他们遇害的消息。(刘继兴) 很赞哦!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