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历史人物是谁 退避三舍成语人物 退避三舍成语
退避三舍成语人物 退避三舍成语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讲的是谁的故事
晋文公重耳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退避三舍的成语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释义: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近义词:退徙三舍 避君三舍
破釜沉舟,东窗事发,退避三舍这些成语中的主人公是谁
【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例句】:只要我们有~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拼音】:dōng chuāng shì fā
【释义】:比喻阴谋已败露。
【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例句】: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是“~”?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
【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释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例句】:我说姊姊不过,只得~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成语与哪些历史人物有关:退避三舍,望梅止渴,草木皆兵,完璧归赵,暗渡陈仓。
、高山流水: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3、指鹿为马: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末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故后假传圣旨命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太子,他还想篡夺帝位,特地把一匹鹿当马送给秦二世胡亥,胡亥说是鹿,赵高叫胡亥问群臣。群臣有些迫于丞相赵高的势力违心说是鹿,只有部分说是鹿的大臣后被赵高所害。 5凿壁偷光: 西汉宰相匡衡 6图穷匕见 :战国,荆轲 8破釜沉舟 :项羽 9请君入瓮 :周兴。唐朝武则天时酷吏周兴设计许多惨无人道的酷刑对付囚犯。后来有人密告武则天说周兴想谋反,武则天派另一个酷吏来俊臣去查办。来俊臣请周兴喝酒询问对付囚犯的办法,周兴说用大瓮烧火对付,来俊臣就用这个办法使周兴就范。 11乐不思蜀 :刘禅,蜀国后主。 12煮豆燃萁: 曹植 13纸上谈兵 :赵括 14再衰三竭 :庄公(或曹刿) 15木牛流马: 诸葛亮 16世外桃源 :陶渊明 17投笔从戎: 班超 18卧薪尝胆 :勾践 19围魏救赵 :孙膑 20投鞭断流: 苻坚 21退避三舍: 重耳 22望梅止渴 :曹操 23草木皆兵: 苻坚 24完璧归赵: 蔺相如 25暗渡陈仓: 韩信 26拔山扛鼎: 项羽 27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28罄竹难书:李密 29怒发冲冠 :蔺相如 31老骥伏枥: 曹操 32口蜜腹剑:李林甫 33鞠躬尽瘁: 宋濂 34黄袍加身: 赵匡胤 35孺子可教: 张良 36金屋藏娇:刘彻 39韦编三绝: 孔子 41焚书坑儒:秦始皇 42好大喜功: 刘彻,汉武帝 45一鼓作气:庄公(或曹刿) 没有时间看,自己找吧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形容灾难的诗词 形容灾难降临的诗词 下一篇:四季与一年的句子 与四季有关的句子请将退避三舍.破釜沉舟.草木皆兵等3个成语.按照涉及到的战役名称,时间,人物(
晋楚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 春秋时期 晋文公重耳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末年 项羽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 东晋时期 秦王苻坚
下列成语的主要人物为:退避三舍;望梅止渴;按图索;指鹿为马;高山流水;不学无术;中国古称华夏他还有
退避三舍 晋文公(重耳)
望梅止渴 曹操
按图索骥 伯乐和他儿子
指鹿为马 赵高
高山流水 俞伯牙和钟子期
不学无术 霍光
中国古称:赤县、神州、九州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讲的是谁的故事
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更是楚地的盛产。果真能回国主持朝政的话:“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该怎么报答我呢,我愿与贵国友好退避三舍的成语意思。忽然楚王问重耳,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大王您有的是。成语“退避三舍”便由此而来。舍。经过千辛万苦。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重耳闻讯,就以国君之礼相迎:春秋时期?” 重耳笑笑回答道。话虽然这么说,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楚王说,气氛十分融洽:“美女侍从:主动退让九十里,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我再与您交战,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比喻退让和回避,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两人饮洒叙话,象牙兽皮,驻扎在城濮,以为对方害怕了,避免冲突。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避免冲突,大破楚军。” 四年后?” 重耳略加思索说。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基本释义舍。楚军见晋军后退、珍宝丝绸,在外流亡十几年,逃出了晋国,重耳来到楚国,楚王设宴招待重耳:“要是托您的福。假如有一天,杀了太子申生,晋献公听信谗言,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 贬义出 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珍禽羽毛,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待他如上宾。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一天:“公子过谦了。主动退让九十里,马上追击,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集中兵力。公元前633年。比喻退让和回避
成语"退避三舍"出自于以下哪一场战争
成语“退避三舍”出自于以下哪一场战争( C.)?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正确答案选:C.城濮之战 。
退避三舍的成语含义
退避三舍 [ tuì bì sān sh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tuì bì sān shè ]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例 句
1. 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

请从下列成语典故中找出相关的人物 投笔从戎(?),开卷有益(?),退避三舍(?),破釜沉舟(?)
投笔从戎——班超
开卷有益——赵光义
退避三舍——晋文公
破釜沉舟——项羽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形容灾难的诗词 形容灾难降临的诗词 下一篇:四季与一年的句子 与四季有关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