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曹丕儿子 曹丕除了當皇帝,還是女性獨立思想簇擁者,鬼故事更是寫的一流

火烧 2023-01-17 15:49:22 1094
曹丕除了當皇帝,還是女性獨立思想簇擁者,鬼故事更是寫的一流 由於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古代女性除了地位比男的低以外,各方面亦倍受限制。特別是在婚姻大事上,自古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定律,女性不僅無法

曹丕除了當皇帝,還是女性獨立思想簇擁者,鬼故事更是寫的一流  

由於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古代女性除了地位比男的低以外,各方面亦倍受限制。特別是在婚姻大事上,自古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定律,女性不僅無法決定自己的婚姻大事,自由戀愛對她們來說更是奢侈,很多人甚至要等到洞房花燭夜紅蓋頭掀開的那一刻,才第一次見到自己丈夫的模樣。

在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和等級森嚴的封建禮教中,女性的一生已無自由可言,更談不上幸福。

既然生前不行,那死後總可以了吧?好像真的可以。

志怪小說一直以來就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從先秦時期只是單純記載志怪神話的《穆天子傳》、《山海經》等開始到兩漢之後釋、道、儒逐漸盛行,鬼神迷信成爲民間傳說的主流,志怪小說同時脫離單純的記述,開始往反封建禮教、諷刺封建統治、抨擊腐朽的傳統制度方向發展。而在其中,擁有自由意識,獨立思想,敢愛敢恨的女鬼形象,更成爲了志怪小說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設定。

不過很多人或許沒有想到,身爲三國時期魏國開國皇帝的曹丕,竟然是第一個表達這種思想的人。在其小說《列異傳》中有一個叫做《談生》的故事,講訴了一名叫做談生的書生終日以讀書爲伴,後夜半時分,突然一妙齡女子登門求見,並自薦爲妻,並與之生兒育女的故事。

毫無疑問,古代深更半夜哪來什麼妙齡女子,而這個女子正是睢陽王早逝的女兒,也就是女鬼。後來該故事被東晉幹寶收入到其著作《搜神記》中,命名《漢談生》。雖然卷名取做漢談生,但實際上全文皆以女主睢陽王女爲視角,不僅描寫了她主動追求婚姻,敢愛敢恨,同時也是身爲鬼身,卻比人更有人情味的敘述。

在這個故事中還有一件頗值得玩味的事情就是,漢談生由於沒有聽睢陽王女三年內不得在深夜用燭光照耀其下半身的警告,導致睢陽王女不得不離去。但是其走之前顧及自己一對兒女跟着貧窮的漢談生要吃苦,於是便留下一塊寶玉。作爲王室專用器皿,自然有着睢陽王專屬印記,所以等到漢談生拿到市場上去賣的時候,自然就被睢陽王家丁拿住詢問其玉來源,漢談生只答是妻子離去所贈,可睢陽王家又豈是一介貧困書生可攀?自然免不了一頓毒打,漢談生百口莫名。

雖說故事最後睢陽王開館驗證,圓滿結局。但同時也說明在古代哪怕是王侯貴胄家的女兒,婚姻也由不得自己做主。往往門第越高,女性的自由也越低,她們在豆蔻之時,就要成爲政治婚姻犧牲品,或是爲家族利益犧牲,或是成爲籠絡人心士族的利器。

在這點上,清朝皇室可謂是最好的例子。清皇室爲了鞏固八旗地位,終清一代,所有皇后皆出自八旗豪門,嚴明正妻不得娶非八旗子女。這同時也導致了清代皇帝跟自己的皇后,往往關係並不融洽,例如順治帝和他的兩任皇后,廢后靜妃博爾濟吉特氏和孝惠章皇后;乾隆和繼皇后;溥儀和婉容。再加上男性由於處於絕對的權力位置,所以這類貴族皇室婚姻,最後往往是一部女性的政治婚姻血淚史。

在該書的另一篇人鬼戀《紫玉韓重》中,男女主人公由於門第懸殊,韓重也只得在紫玉死後到其陵墓中幽會,短暫的幸福之後,紫玉煙消雲散。也正是訴說了封建時期門第觀念對女性自由戀愛的迫害,相同類似的還有《駙馬都尉》篇中辛道度和女鬼秦閔王女的故事。

除此以外,我們還需要注意到在《漢談生》中睢陽王女大膽求愛,自薦爲妻,最終卻惹來漢談生的不義,沒有遵守三年約定,導致睢陽王女不得不離去。而在《搜神記》另一篇《鍾繇殺鬼》中也敘述了這一現象,女鬼化少婦獻身鍾繇,鍾繇卻信他人言準備伏擊殺之。於是當女鬼站在門口,覺察相公有異,問出:

"公有相殺意?"繇曰:"無此"

結果當女鬼進門之後,鍾繇立馬橫刀相向。雖不忍殺之,最後還是砍傷了她的右腳裸。看到這裏許多人可能都會義憤填膺,大罵鍾繇之不義,就好比我們看《白蛇傳》中許仙的愚蠢一樣。這也說明了封建時代自由戀愛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切實際。

我國志怪小說在魏晉時期可謂是一個小高峯,以《搜神記》爲代表的志怪小說在描述人鬼戀的時候已然突破了自古有之的性別意識,其筆下的女鬼不僅有情有義,有着自己獨立的思想,更是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且在戀愛中掌握有主動權。但是在另一方面,由於儒家文化的深入,現實中的封建社會對女性壓迫卻越顯嚴重,自程朱理學在元朝被列爲國教之後,明清兩朝的女性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地位最底的。

正如開頭所言,生前被壓迫的越嚴厲,人們就越希望"死後"可以得到自由。清朝作爲女性壓迫最嚴重的王朝,卻同樣把清朝催生成了我國人鬼戀志怪小說的巔峯,這其中就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爲代表。

例如在《蓮香》一篇中,狐仙蓮香和女鬼李氏先後主動在深夜叩開了桑曉的獨居室,並與之發生關係,正所謂:"慕君高雅,幸能垂盼";在《狐女》篇中,也是狐女主動找上的伊袞。當然還有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篇《小倩》,無一不是對女性追求戀愛自由的歌頌。

如果古代"人鬼戀"志怪小說只是描寫女性的獨立意識,描寫下女性對自由戀愛的嚮往,或許並不是什麼多稀罕的事情。實際上作爲中國古代女性平等的代表,"人鬼戀"題材小說更是一度衝破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和"男強女弱"的刻板印象。

例如《聊齋志異》的《黃菊》篇和《小二》篇中,菊精黃菊以賣菊花爲生,不僅擁有自己的事業,還將種菊技術傳授他人,在村外買田置業。當老公馬子才對其埋怨之時,黃菊反駁道:

妾非貪鄙,但不少致豐盈,逐令千載下人,謂淵明貧賤骨,百世不能發跡,故聊爲我家彭澤解嘲耳。

這番言論,不僅說明黃菊本事了得,更是反諷了封建書生的迂腐。可以說是對女性最爲正面的描述,令人不禁喊出那句"誰說女子不如男"。在《小二》篇中,小二經營着琉璃廠,家裏賺錢,管理,經營的都是她,同樣一反封建時期“男主外,女主內”,男尊女卑的形象。描述了一個獨立,自強的女性。

受《聊齋志異》的影響,乾隆朝尹文端公繼善的第六子章佳氏·慶蘭就寫了一本志怪小說《螢窗異草》,其中亦有《青眉》《豔梅》的等數篇着重描寫當時女性的獨立人生觀和獨立思想。

確實,由於封建統治者對封建禮教的維護,古代女性要遭受非常多的傳統壓迫。然而文人們卻用志怪小說做突破,描繪了一個個擁有自由戀愛,有着獨立人生觀,性別平等,主動追求幸福的女性角色。

雖說皆以鬼怪的形象來描述,卻也不得承認其瞬間就提升了我國志怪小說整體的思想境界。畢竟一部作品的好壞,其內核才是最爲重要的。

曹丕儿子 曹丕除了當皇帝,還是女性獨立思想簇擁者,鬼故事更是寫的一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