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其实不怨清政府

火烧 2021-07-31 14:14:15 1071
甲午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其实不怨清政府 日本1887年开始由川上操六少将主持,小川又次大佐制定的“征清大作战构想”。这个构想的制定花了四年时间,到最后变成了甲乙两套方案,乙方案是对付俄国人的,甲方案是
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其实不怨清政府

甲午战争战败的真正原因,其实不怨清政府  

日本1887年开始由川上操六少将主持,小川又次大佐制定的“征清大作战构想”。这个构想的制定花了四年时间,到最后变成了甲乙两套方案,乙方案是对付俄国人的,甲方案是对付大清国的。甲方案中想定,第一阶段派第五师团出兵朝鲜,牵制清军。然后看三种情况来继续进行第二阶段。所谓三种情况就是指:

日本联合舰队取得黄海渤海的制海权;

2.以及北洋水师取得黄海渤海制海权这三种情况。

3.联合舰队不能取得黄海渤海的制海权,但北洋水师也取得不了;

第一种情况,日军在直隶附近平原地带和清军决战; 第二种情况在援助第五师团的同时完成本土的防御; 第三种情况,日军力争确保朝鲜半岛,以作后续打算;

所以日本早就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就等着找机会和大清开战了。1893年初朝鲜半岛的“东学党之变”给日本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因为当时的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而且北洋水师的的平远舰曾帮过朝鲜运兵,所以日本人知道大清不会置身事外。根据《天津条约》,一旦中国出兵,日本也有权出兵。

15时10分,定远舰中弹起火,暂时丧失战力,致远舰为保护定远而加速前出吸引火力,在冲击日舰时不幸中弹爆炸,舰长邓世昌与舰同沉,壮烈殉国。致远沉没后,济远和广甲临阵脱逃,经远等舰也陆续撤离,整个舰队仅剩定远 镇远坚持抵抗。15时30分,镇远一发305毫米巨弹命中日方旗舰松岛舰。松岛舰丧失战力,只得命各舰自由行动。战场中,日方5舰30余门速射炮不停开火,定镇两舰上弹如雨下,但北洋官兵边救火边还击,决定奉陪到底。至17时30分,在日舰炮击两个多小时后,定镇两舰仍岿然不动。日方上下深感绝望,日方担心再僵持下去可能会遭遇鱼雷艇夜袭,遂下令撤退。大东沟一役,北洋舰队损失5搜战舰,定远等4舰重伤,从此只能守港保船,拱手让出制海权。北洋舰队最终在威海保卫战中全军覆没。

我认为,甲午战争之所以战败有3点原因:

日本早有蓄谋,全军都是备战状态。虽然大东沟之役都是在双方意料之外,但与没有丝毫准备的北洋水师来说占尽了优势。

双方火炮有代差,在火力上北洋水师远不及日方,另外航速也比不上日方。

济远和广甲等舰临阵脱逃,致使定镇两舰寡不敌众,最终战败。

北洋(12)水师(6)日方(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