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善战的将士有哪些 他是凌煙閣第二功臣,一生英勇善戰,晚年卻下場淒慘
他是凌煙閣第二功臣,一生英勇善戰,晚年卻下場淒慘
李孝恭
李孝恭,生於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出身貴族世家,曾祖父李虎為北周八柱國之一,祖父李蔚曾任北周朔州總管,父親李安是隋朝右領軍大將軍。
李孝恭輔佐堂伯父李淵、堂弟李世民建立大唐帝國,戰功卓著,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位。
武德元年(618年),李淵稱帝,是為唐高祖,任命李孝恭為左光祿大夫,後改任山南招尉大使,攻佔蜀地三十餘州,俘獲叛軍首領朱粲。
武德二年(619年),李孝恭升任信州總管,受封趙郡王,次年獻計攻打割據江南的軍閥蕭銑。
李孝恭廣造大船,訓練水軍,為攻打蕭銑做準備。
武德四年(621年),李孝恭以荊湘道行軍總管、三軍統帥身份,統率水陸大軍攻佔荊門、宜都。
李孝恭在行軍長史李靖的輔佐之下,一舉擊潰叛軍,繳獲舟艦四百餘艘,擊敗楊君茂、鄭文秀等驍將,俘獲四千餘人,蕭銑見大勢已去,被迫投降。

李孝恭平定蕭銑,因功升任荊州大總管,不久,嶺南四十九州割據勢力紛紛選擇歸降大唐。
李孝恭在荊州屯田冶銅,安撫百姓,使得朝廷有效控制了南海之濱。
武德六年(623年),歸順唐朝的義軍首領杜伏威的部將輔公祏[shí]發動叛亂,李孝恭奉命征討,指揮李靖、黃君漢等將領,斷絕叛軍的糧道,叛軍糧草枯竭,趁夜出營挑戰。
李孝恭堅守不出,次日,先派老弱士卒出城挑戰,命盧祖尚率精騎在後面嚴陣以待。
叛軍迅速擊潰唐軍,認為唐軍不堪一擊,於是滋生驕傲輕敵情緒,結果被盧祖尚打得落花流水春去也。
李孝恭趁熱打鐵,率軍攻破梁山,叛軍溺水死亡者數以千計。
武德七年(624年)三月底,輔公祏棄丹陽城出逃,不久被騎兵捕獲。
江南平定之後,李孝恭升任揚州大都督。
李孝恭兩度平定叛亂,居功至偉,統管長江兩岸以及嶺南多地,聲名大振,引發朝中大臣的嫉妒,有人誣告他謀反,被朝廷召回京城,經過嚴格審訊,因無證據而被赦免。
不久,李孝恭改任宗正卿,食邑一千二百戶,後轉任涼州都督、晉州刺史。
唐太宗貞觀初年,李孝恭被召回京城,升任禮部尚書,改封為河間郡王。
李孝恭功成名就之後,逐漸變得驕奢淫逸,縱情聲色,喜好遊宴,府中僅歌舞伎就多達一百餘人。
李孝恭為人豪爽,從不居功自傲,因此得到了唐高祖、唐太宗父子的寵信。
有一天,李孝恭忽然對左右說:“我住的宅院太宏偉華麗了,應該賣掉,買一座小宅院,有一天我死了,兒子們若出息,守著小宅院足矣,若他們沒出息,大宅院豈不是便宜了他人!”
《冊府元龜》記載:“唐河間王孝恭頗好酒德,太宗貞觀中,與唐儉等聚宴,醉甚,夜臥街中樹下,及旦而薨。”
李孝恭不僅好色,還貪戀杯中之物,貞觀十四年(640年),李孝恭和民部尚書唐儉等人聚在一起飲酒。
李孝恭喝大了,夜間醉臥街道旁的一棵大樹下,第二天清晨,人們發現李孝恭的時候,他已經沒氣兒了。
《新唐書》也有類似的記載:“貞觀十四年,中飲暴薨,年五十。”
因為貪杯,五十歲的李孝恭猝死。
唐太宗李世民親自主持喪禮,“哭之甚慟”,追贈李孝恭為司空、揚州都督,恩準陪葬唐高祖李淵的獻陵,其長子李崇義承襲了河間郡王爵位。
相关文章
- 徐茂公 李绩简介 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绩生平
- 怎么混进高中 好命混进凌烟阁
- 杜如晦被打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晦生平
- 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有何恩怨
- 凌霄阁24功臣排名 柴绍简介,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柴绍的生平
- 凌霄阁24功臣排名 揭秘:凌烟阁24功臣中为何只有1/3是李世民嫡系?
- 长孙无忌和李治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人物生平 参与兵变
- 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李世民掌权后,能接纳李建成亲信,为何却容不下李渊亲信裴寂?
- 凌烟阁24功臣排名 《屈突通墓志》的主人是怎样登上凌烟阁的?
- 李建成是什么王 李建成在和李世民争夺权力的时候,可以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