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流行的甲型H7N9流感是由甲型H7N9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流行的甲型H7N9流感是由甲型H7N9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流行的甲型H7N9流感是由甲型H7N9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2)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其中甲型H7N9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在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中,甲型H7N9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
(3)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其中计划免疫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一特定的传染病,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接种甲型H7N9流感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其中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传染病
(2)易感人群 传染源 空气
(3)特异性
(4)切断传播途径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是由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
(1)甲型H1N1流感是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呼吸道传播).(2)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3)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阿莫西林杀菌作用强,不能杀死病毒,因此服用不能治疗甲流.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通风,勤洗手、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呼吸道 (2)抗体(3)不能 (4)切断传播途径
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
(1)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因此,病毒、细菌、真菌属于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所以说是病原体.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
(2)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患有禽流感的人属于传染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疫区家禽能够散播病原体,对他们进行捕杀属于控制传染源.
(3)疫苗是用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造的,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
(4)抗生素是由真菌分泌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无效.使用抗生素治疗禽流感、狂犬病或甲流效果都不显著.
故答案为:(1)病原体(2)传染源;控制传染源(3)抗体;特异性;第三(4)抗生素的作用对象主要是细菌
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甲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所以按照传播途径来划分,甲型H1N1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所以甲型H1N1流感感染者在发病前就有了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易感人群注射疫苗后,疫苗就会刺激人体产生抵抗某种病原体的抗体,从而具有抵抗某些疾病的能力,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是特异性免疫.医生给同学们注射了甲流感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病原体;呼吸道;前.
(2)保护易感人群.
(4分)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甲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
⑴ 病原体 呼吸道⑵ 保护易感人群
试题分析:⑴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原虫、蠕虫以及螨类等,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病毒,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⑵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科学家将研制疫苗,使易感人群通过预防接种后获得相应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当人体注射疫苗后,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点评:本题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考查了传染病的流行、预防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4分)H7N9型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治愈率比较低.为预防新型禽流

(1)d;(2)1:1:2;(3)1:1;
(4)2NaClO 2 +Cl 2 =2NaCl+2ClO 2 。
试题分析:(1)由a、b、c、d四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d物质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2)由a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a分子中含有一个钠原子、一个氯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则a物质中钠、氯、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1:2。
(3)由d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d分子是由一个氯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所以,d物质中氯元素和氧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35.5:(16×2)≈1:1。
(4)由反应中各物质分子的微观模型图,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O 2 、Cl 2 、NaCl、ClO 2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 2 +Cl 2 =2NaCl+2ClO 2 。
甲型H7N9流感病毒属于哪类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3月以来,在上海等地发生了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已知H7N9
(1)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患H7N9型禽流感的禽类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
(2)H7N9型禽流感和普通流行性感冒一样,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因此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3)当H7N9型禽流感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这种抗体能够与特定的抗原结合,使其失去致病力.这叫做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病原体;传染源;
(2)呼吸道;
(3)淋巴;抗体.
甲型流感是一种由H1N1流感病毒(我国暂未发现变异类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某人确诊为甲型流感患者,下列
A、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的作用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该个体已经确诊为甲型流感患者,再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已经不会起作用,A错误;
B、治疗甲型流感的同时还需治疗由甲型流感引起的其他感染,B正确;
C、甲型流感患者治愈后,其血清中含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因此输入甲型流感患者治愈后提供的血清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C正确;
D、输入接种过甲型流感病毒疫苗两周后志愿者的血清中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因此输入志愿者提供的血清也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D正确.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