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佐佐木正 佐佐木正哉历史

火烧 2021-09-22 02:53:24 1099
佐佐木正哉历史 1.谁能推荐几本能够客观公正地讲述“鸦片战争”那段历史的书籍萧致治 《鸦片战争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夏笠 《第二次鸦片战争史》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年版姚元薇 《鸦片战

佐佐木正哉历史  

1.谁能推荐几本能够客观公正地讲述“鸦片战争”那段历史的书籍

萧致治 《鸦片战争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夏笠 《第二次鸦片战争史》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年版

姚元薇 《鸦片战争史实考》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

佐佐木正 佐佐木正哉历史

我正在阅读上面的著作,萧书博大,厚积薄发,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与西方接触的相关材料,国内罕见。目前只看到第二章,后面不内容不敢妄作评论。

夏书精细,史实考订非常细致,从以前被忽视的细节中发现许多大问题。比如,英法所谓12后修改只要求,援引《南京条约》为依据,但实际上该条约无论中午本还是英文本都没有先关的内容,英国人糊弄清朝人,今天又袭用旧说,可谓一误在误。

还有外国人得著作,非常著名的如 日本佐佐木正哉《鸦片战争后的中英抗争》及其《资料篇》。至今未中国学者所参考的重要资料

英国 琼斯 林 《1840-1842中国远征记》,卡斯丁 《大不列颠与中国1830-1860》都是经常见诸中文著作引用的英文原版经典著作。

2.香港的被割占的历史

一、强占香港岛 香港岛面积75.6平方公里,在清朝时归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管辖,为珠江口外一小岛,距广州140余公里,地处世界航道要冲,并扼我国华南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早就为企图侵占我国沿海岛屿的英国所觊觎。 早在1637年,英国兵舰就闯入珠江,炮击并占领虎门炮台,被中国军民击退。

1793年,英国以补贺乾隆80寿辰为由,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提出割让舟山附近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等项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1834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正式提出夺占香港的主张,他认为香港可以作为英国侵华的商业和军事据点。

鸦片战争期间,占领香港从酝酿转入行动阶段。 英国资产阶级最初试图通过商品侵略打开中国的大门,在受到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拒后,开始转向鸦片走私贸易,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中国人民坚决要求禁烟。封建统治者也看到了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灾祸,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在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鼓舞和支持下,迫令外商交出237万多斤的巨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中国的禁烟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为了保护鸦片走私贸易,以所谓“保护通商”为借口,于1840年6月下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中,道光帝和战举棋不定,主张坚决抵抗的林则徐、邓廷桢等官员遭到黜革,而主张妥协投降的琦善、伊里布之流都受到重用。

1840年8月,英国侵略军进犯到天津白河口,向清政府提出割让海岛、赔偿烟价等无理要求。道光帝在英国的武力威胁下派直隶总督琦善前往广州,负责对英交涉。

12月谈判开始,琦善答应赔偿烟价,但拒绝割让岛屿。后在英军的武力威吓和讹诈下,琦善屈服,于1841年1月15日照会英国代表义律,擅自允许英国在香港岛和九龙尖沙咀两地之中“止择一处地方寄寓泊船”(引自佐佐木正哉:《鸦片战争研究》(资料篇),70页)。

道光帝获悉后十分震怒,下令将琦善革职锁拿,押解到北京审问。义律不管《穿鼻草约》是否经清政府批准,于1841年1月20日单方面宣布《穿鼻草约》成立。

1月26日,义律宣布占领香港岛,在岛上升起了英国国旗。 英国接到《穿鼻草约》仍不满足,遂派璞鼎查为全权代表,率领增派的侵略军来华,扩大侵略战争。

1842年8月29日,英国侵略军兵临南京城下,清政府被迫与英国订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条约中除了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及“秉公议定”关税外,还正式割占了香港岛。

该条约第三款规定:“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王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引自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30页)。1843年4月5日英国政府正式在香港岛建立殖民统治机构,从此,香港岛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成为它的长期侵华基地。

二、租割南九龙半岛 南九龙半岛面积为11.1平方公里,位于珠江口东侧,是延伸到海中的一个半岛,其范围是九龙半岛界限街之南的这片中国领土。此地与香港岛隔海相望,是香港的屏障,久为英国垂涎。

1856年10月,英国趁清政府忙于镇压国内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之际,联合法国共同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连连败北。

1858年3月英舰“加尔各答”号舰长霍尔正式向订供斥佳俪簧筹伪船镰海军部提出占据九龙作为香港岛的外围的建议。1860年2月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派兵强占了九龙。

3月21日,巴夏礼在广州逼使两广总督劳崇光签订协议,将今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永租”给英国,每年租金500两。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第六款规定,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由永租改为割让,“并归英属香港界内”。

三、强租“新界” “新界”总面积为975.1平方公里。其范围包括九龙岛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及附近的岛屿和水域。

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

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在割地、赔款等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签字,充分暴露了它的腐朽卖国嘴脸。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手段之一,就是把中国的许多海港和要塞强行租借去,叫做“租借地”。

中国在“租借地”内丧失一切权力。所以,租借地实际上等于被帝国主义占领的殖民地。

1898年3月6日,德国强租胶州湾,规定租期99年;3月27日,俄国强租旅顺、大连,租期25年;4月10日,法国强租广州湾,租期99年;6月9日英国以和法国势力相平衡为借口,逼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以及东起大鹏湾、西至深圳湾、南至南丫岛的辽阔海面和大屿岛等230个岛屿强行租去,租期99年。英方把这些“新租之地”称为“新界”。

名为“租借”,却只字未提租金问题。“新界”的接管自1898年7月1日开始,到1997年7月1日零时期满。

英国通过上述三个不。

3.周莹的历史真实原型家族内部有斗争吗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历史真实原型介绍

本 名 周莹

字 号 字,竹君

所处时代 清末

出生地 陕西三原

出生时间 1869年

性 别 女

周莹 (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

周莹,女,字竹君,186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周莹自幼无亲靠,据传其天资聪颖,对数字过目不忘,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她曾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独创精神,将一个行将倒闭的商业大厦建成商业帝国;因捐资助饷被慈禧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因广济百姓在关中地区传为佳话,她的义举和远见卓识至今还被当地人们广为流传。

经商

周莹进入泾阳安吴堡大户吴家,并嫁给吴家少爷吴聘,后其夫吴聘和其公公均因故去世,吴家逐渐家道中落。周莹毅然决定代替故去的吴家父子重振吴家东院,偌大的家业落在她一人肩上。[2]

周莹任用贤能,多谋善断。在她的努力下,吴家东院重新拾起盐商生意,商铺遍及全国,另在全国设立了7个总号;不仅如此,周莹还将生意扩充到了蚕丝、棉花、棉布、药材、茶叶等方面,涉及面非常之广。

在整合资源上,她向种植棉花的农民提前签约订购,在南方包桑园、提前订购生丝,保证货源的充足和收购价格的稳定;在制度改革上,周莹让手下掌柜伙计参股,进行资金扩充,实行“阳俸阴俸”,且伙计们的家人也可以在吴家工作。

一名成功的商人,要在自己的经营中永立不败之地,信誉的好坏,决定了成败。周莹一生对信誉的投资,帮助她建造起了一座商业帝国。

大义

1900年,慈禧西安避难时,周莹向太后提供了10万两白银,慈禧亲手题写“护国夫人”牌匾,并收她为义女,从此母女相称,对于一个寻常人家的女人,这种殊荣是绝无仅有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她又向太后进交白银,同赴国难。慈禧感于她的义举,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

她不仅在国家危难关头慷慨解囊,对乡里更是乐善好施,正因为如此,她才在社会、商界和平民百姓中赢得了无与伦比的人气和名声。

兴水利,办教育,建文庙、助军饷,这一件件义事,使她成为关中地区远近闻名的“女商人”。由于战乱和天灾,关中地区涌现出饥民大潮。周莹决定开仓放粮,设置粥厂,赈济灾民。她在关中受灾地方开设粥厂,让泾阳、淳化、三原、蒲城、富平等米粮店开仓放粮,将粮食分给周边穷苦人家。泾阳、三原两县在修县志时,特别将她的善举载入史册。

传奇一生

以周莹为人物原型改编的大型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又名《大义秦商》)将于2016年9月正式开拍,该剧以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吴氏家族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励志传奇人生,女主角周莹由孙俪扮演。该剧由华视娱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西安曲江影视、陕西百翻易等多家公司联合出品,丁黑导演,孙俪、陈晓领衔主演,赵毅担任总制片人,预计将在2017年正式播出。

4.你认为 日本战国时期 佐佐木家族和柳生家 哪一个更能称得上是剑豪世

柳生宗矩

可以说是柳生一门的代表人物,位高权重,是幕府前期德川家的重臣。其父柳生宗

严,是柳生【新阴流】一派的开山始祖,据说可以空手夺刀囧 柳生家世代皆为剑豪,但是精通「该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真髓的兵法家,似

乎只有柳生宗矩一人。柳生宗矩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使他领悟到若是不善于处世,空

有一身无敌剑术,也是徒然的。因而便专注于扩展人际关系,并钻研兵法战略。而至于

剑术,柳生宗矩是否凌驾于其父之上,未有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柳生宗矩之长

子,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柳生十兵卫,其实力超过其父宗矩及其祖父宗严。 佐佐木小次郎是日本战国后期的著名剑客,钟卷自斋通的弟子。为了修炼武艺而

游历各国,并独自创立了自己的流派。相传他相貌英俊,擅长使用三尺的长刀,由于剑

身相当长,攻击范围大,据称连天上的飞燕皆飞不出其长剑范围,被一切为二的绝招 故

名“燕返”,与被后世尊为“剑豪”的宫本武藏于小仓岛(今严流岛)对决,战败被

杀。其实小次郎的剑技未必输于武藏,但武藏除了是一名剑客外,也是名优秀的兵法

家。相传两者相约在小仓岛决战,宫本武藏故意迟到,令小次郎心烦意乱。决战中,武

藏手持比对方更长的兵刃,更背对夕阳,利用落日余晖迷住佐佐木的视线,击杀小次

郎,再由沙滩不留足迹地脱离现场。两强相争,斗智斗力,小次郎力则有之,智有不

逮。 记得《Fate》中最华丽一招,就属佐佐木小次郎的“燕返”。只不过那里是三

刀,而不是史料中的一刀致命。佐佐木闭眼冥想空中飞燕,当飞燕在空中一个完美弧

线,转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下来时,佐佐木猛然睁开锐利充满杀气的双眼,剑随

心动,一剑击出,一击必杀。那种感觉,是从来不曾有过的。 各有各的优点 难分伯仲

5.关于宫本与佐佐木1:历史上宫本和佐佐木真的决斗过吗

先回答第三个问题,“士为知己者死”一语出自《战国策·赵策》,跟小日本没关系 宫本武藏与佐佐木小次郎严流岛一战历史上确有其事 但小次郎的资料,几乎没有!没有人为他做过传,宫本武藏的确有用过计策,但是没有那么夸张,根据我看到的记载:武藏在战前便搜集情报,精心策划了决斗的每一个步骤。

有心算无心,小次郎自非上当不可。小次郎刀长三尺一寸,武藏便弃刀不用,将四尺多长的船槁削尖了作刀,真既无耻又胆怯。

约定午前八时决斗,出于对对手的尊重,小次郎早早到了现场。而武藏却偏偏要迟到,规则规定如果午前十点对手未到就作弃权论。

武藏九点多还未到,可以想象,这时的小次郎等得既焦急,又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以为要不战而胜了。 但九点三十分,武藏突然出现。

此时的小次郎自然已无镇定的心态对敌了,武藏若是生在现代,真可以当个心理学家了。小次郎立即拔刀扔鞘,准备应战。

但武藏却仍好整以暇地说:“小次郎,你败了!如果是胜者,又怎会把刀鞘扔掉呢?”小次郎又焦虑又愤怒,他可没有反驳武藏手持的船槁,这又是29岁与18岁的区别了。 到了这个地步,小次郎实已不宜再战,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最终血染金沙滩。

6.驳壳枪的历史

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

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

有一种全自动型的,称做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 在我国很多小说里经常能看到“快慢机”这个词,笔者幼时最喜欢的铁道游击队中的王强就是一人拎着两支“快慢机”打得鬼子屁滚尿流。

而驳壳枪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最早的驳壳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and Josef Feederle),利用工作闲暇聊设计出来的。

但是该枪最后申请专利者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所以驳壳枪也叫毛瑟手枪。 1896年,毛瑟兵工厂希望能为德国军队生产驳壳枪。

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驳壳枪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在这几十年里毛瑟厂估计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的驳壳枪。

而其他国家仿造生产的数量则几倍于此。各国军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它价格太高,而且该枪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而做为步枪又威力太小了,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相互征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做为手枪的驳壳枪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枪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 在中国反帝反封建和反侵略斗争中人民武装也大量的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因此人民军队里也大量装备这种驳壳枪,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起义部队总指挥dz用的就是一支驳壳枪。

德国驳壳枪在其大量生产的四十年历史中,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因此可以说原始设计几尽完美,没什么可改进了。分解一支驳壳枪基本不需要工具,只要有一颗驳壳枪的子弹就可以将枪分解,盒子炮是丑得可爱的标准典型,几乎是罗曼蒂克的。

7.黄粑有多少年历史了

说到黄粑的起源,还有一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

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国 黄粑 时期,那时的贵州,还被称作夜郎。据说那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平定孟获,在夜郎国与那黔中洞主作战。

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一听,于是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

也不知这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你说胜了就胜了吧,可他既不顾穷寇莫追的忌讳,也不顾这帮军士的饭还没吃,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这一追倒也没什么,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只好命将士兵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

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这被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军师用来犒劳他们的美味,三下两下便让几甑佳馔见了底。碰巧劳军当地百姓遇到,见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制作,一千多年的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这不,蜀南便又多了这么一道美味———黄粑。

8.潘家峪惨案纪念馆的建设历史

**年10月13日,全体党员同志在书记的带领下去参观了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说实在的作为历史教师真是对此惨案情况了解的不多,此次活动我感受很多。在老书记给我们讲解惨案发生的情况时,我很难过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日本鬼子实在是没人性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棵老槐树,据说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那棵树的中心是空的,可是却长的枝繁叶茂,这象征的潘家峪的人们的生命力。就像那首诗说的那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潘家峪用自己的历史昭告世人: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是冀东抗日根据地之一。正因为这样,潘家峪也就成了日军“扫荡”的重点地区。从1938年夏季到1940年底,敌人围攻潘家峪就有130多次。1941年1月25日晚(旧历腊月28日),驻唐山、丰润、滦县等16个据点的3000多名日军、1000多名伪军,在日指挥官佐佐木的率领下,从四面八方悄悄地开到潘家峪。他们进村后便逼着全村1500多人先到村边西大坑集中,逼问八路军的去向,群众用愤怒的沉默回答敌人。恼羞成怒的敌人又把群众驱赶到村中的潘家大院(地主潘会林的住宅),把大院封锁起来,用步枪、机枪向赤手空拳的群众疯狂扫射,并放起了大火。富有革命传统的潘家峪人民用血肉之躯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50多岁的潘国生老汉脱去着了火的衣服,高喊:“跟我来,和鬼子们拼了!”带头冲向大门,向一个正在端着机枪扫射的日本兵猛扑过去,夺过机枪,用枪托将这个敌人打死。10多个青年趁机冲出门去,潘国生老汉却牺牲在敌人的刺刀之下。大屠杀一直延续到次日下午7点钟。全村有1230人被杀害,其中妇女儿童共650余人,所有财物被抢夺一空,被烧毁的房屋有1100多间。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1999年新馆竣工开放。陈列面积630万平方米,通过原始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向世人展示了惨案发生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以及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惨案留下了西大坑、老槐树、小铁门、南岩子、杀人场潘家大院、殉难同胞的葬墓等遗址,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罪恶的铁证,时刻警示后人“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如今钓鱼岛问题致使中日关系剑拔弩张,我们中国人时刻谨记日本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对我们犯下的滔天罪行,永远不可磨灭。为了爱国坚决抵抗日货,支持国货。

9.老少爷们儿打鬼子的剧情

受伤的八路军交通员将一个装有日军战略进攻图的油布包塞进弟弟二柱的手中,嘱咐他一定要送到火车站接应的同志手里。

可是,情急之下,二柱却将联络暗号“山重水复疑无路”错记成“山清水秀疑无路”。 秦贵被派去截取日本人的战略进攻图。

他来到火车站,嘴里叨念着暗号,可转悠半天仍一无所获。二柱右肩受伤,将油布包交给茶馆里的说书人,让他记住暗号并去火车站交给八路军的联络员。

抗日心切的农民顺子和老么叔侄俩正边为人家弹棉花挣钱糊口,边寻找八路军。火车站上,几个人拉拉扯扯,被日军少佐佐佐木追赶,逃进一农家大院,躲进了地窖。

不想,鬼子追来并在大院安营扎寨,他们被困在下面。 秦贵他们设法偷来三套日军服装,换上正要溜走时,正遇上日军全体集合。

几人被日军发现,幸好说书人口技摹仿空袭,三人才趁乱逃出了大院。 次日,秦贵趁机用武力从顺子手里夺走了油布包,并将他们押至一大庙前,欲暂时关押起来自己好脱身。

没料到,佐佐木的人已埋伏在庙里,只有顺子只身逃脱。 曾经是音乐教师的佐佐木很喜欢收集中国乐器,他误认为老么的弹棉花弓子是一种乐器。

为了活命,老么与秦贵临时编了一首《弹棉花歌》大受鬼子欢迎。这时,秦贵惊讶地发现他的妻子阿英出现在他面前,便偷偷将油布包塞给了阿英。

一群举着棍棒激愤的农民冲向日军,日军大慌,秦贵捡起掉在地上的油布包;刚想开溜,却被佐佐木抓住,送至司令官处。秦贵趁佐佐木不防,夺路而逃,和说书人、老么、顺子又碰面了。

秦贵沮丧地说油布包让日本人搜了去,不想阿英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一一这才是真正的战略进攻图。正高兴时,二柱和八路军方大哥也找到了他们。

暗号对上了,日军的战略进攻图终于交到了八路军手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